傑克遇上丹尼斯 (超級製作人)
傑克遇上丹尼斯 | |
---|---|
《我為喜劇狂》分集 | |
劇集編號 | 第1季 第6集 |
導演 | 胡安·J·坎帕內利亞 |
編劇 | 傑克·布迪特 |
製作代碼 | 105[1] |
首播日期 | 2006年11月30日 |
客串演員 | |
《傑克遇上丹尼斯》 (英語:Jack Meets Dennis)是美國情景喜劇《我為喜劇狂》第1季的第6集。由助理執行製片人傑克·布迪特編劇、胡安·J·坎帕內利亞執導,於2006年11月30日通過全國廣播公司在美國首播。客串出演本集的演員包括邁克爾·布萊克森、卡特里娜·寶登、葛麗泰·卡瓦佐尼(Greta Cavazzoni)、泰迪·科盧卡、瑞秋·德拉徹、安妮特·亨特、凱斯·鮑威爾、阿里·雷扎、朗尼·羅斯、布萊恩·斯塔克和迪恩·文特斯。
在這一集中,全國廣播公司電視節目《TGS與崔西·喬丹》的首席編劇麗茲·萊蒙(Liz Lemon,蒂娜·菲飾)和她庸俗的前男友丹尼斯·達菲又走到了一起,頂頭上司、公司副總裁傑克·唐納吉(Jack Donaghy,亞歷克·鮑德溫飾)於是對此向麗茲表示,她今後的生活將變得碌碌無為。與此同時,節目中的大明星崔西·喬丹(Tracy Jordan,崔西·摩根飾)對一份雜誌形容自己「正常」而感到大為光火,而另一位演員簡娜·瑪隆妮(Jenna Maroney,簡·科拉克斯基飾)則由於被傑克問起年齡而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老了。
劇情
[編輯]麗茲·萊蒙發現前男友丹尼斯·達菲是唯一一個記得自己生日的人,兩人於是又走到了一起。上司傑克·唐納吉對她這種向平庸生活作出的妥協大不以為然,於是試圖把她改造成一個懂得享受美好生活的人。他向麗茲介紹了城裡名叫斯通的一家最好的餐館,但麗茲還是謝絕了傑克對自己的改造計劃。當晚,麗茲和丹尼斯在斯通吃晚餐,正好遇到了傑克和他的女伴,傑克覺得丹尼斯很不懂禮貌,心中感到不滿。次日,傑克把麗茲介紹給自己以前的弟子霍華德·喬根森。又一天後正吃午飯時,麗茲意識到和丹尼斯的關係已經讓自己變得很失意,於是衝進傑克的辦公室尋求幫助,傑克鼓動麗茲和丹尼斯分手。麗茲回到家,打算和丹尼斯分手,卻發現他正因自己鍾愛的冰球隊紐約島人剛剛在比賽中失利而悲痛欲絕,結果兩人同居了。
另一邊,崔西·喬丹因一本雜誌形容自己是一個表現「正常」的演員而感到惱火,因為他希望保持住一個神經質演員的頭銜。為了重新建立起自己的「街頭威望」,崔西在臉上紋了一條龍,可後來發現那只是畫上去的。與此同時,節目組的一位成員喬什·吉拉德得知伊麗莎白·泰勒將會送自己一份特殊的禮物,因為他在之前的一期《TGS與崔西·喬丹》節目中模仿惡搞了她。泰勒偷偷潛入劇組所在的樓層,她對吉拉德的模仿深感不快,於是拿起一個滅火器就拼命地追着他打。
傑克根據觀眾調查的結果開始清理片場的綠色服裝。他問起簡娜·瑪隆妮的年齡,後者表示自己29歲。傑克本來沒有再說別的,但簡娜其實不止29歲,擔心自己太老了會失去關注於是去注射肉毒桿菌和膠原蛋白,但卻引起了嚴重的反應,整張臉慘不忍睹。之後節目開始了一次彩排,內容涉及對康多莉扎·賴斯、勞拉·威爾士·布什和約翰·克里進行模仿表演,但崔西、簡娜和喬什身上發生的一連串事故讓麗茲和節目製片人皮特·霍恩伯格(Pete Hornberger,斯科特·安第斯飾)意識到這次的節目可要完蛋了。幸運的是,電視台突然停電了,節目也因此臨時予以取消。
製作
[編輯]《傑克遇上丹尼斯》由助理執行製片人傑克·布迪特編劇、胡安·J·坎帕內利亞擔任導演[2],是兩人首度出任《我為喜劇狂》的編劇和導演[3]。這一集於2006年11月30日通過全國廣播公司首播,是第1季的第6集。
扮演丹尼斯·達菲的男演員迪恩·文特斯首度在《我為喜劇狂》中亮相,這個角色是蒂娜·菲飾演的麗茲·萊蒙一角的前男友。喜劇演員布萊恩·斯塔克也是首度在這部電視劇中出鏡,他出演的是一位協助傑克·唐納吉的通用電氣高管霍華德·喬根森[2]。斯塔克還將在《拉里·金》和《繼任》中客串出鏡[4][5]。從《周六夜現場》中就與蒂姆·菲長期合作的瑞秋·德拉徹[6]是扮演簡娜·瑪隆妮一角的初定人選,她本已經在節目起初拍攝的試播集中出演了這一角色[7][8]。但到了2006年8月,執行製片人洛恩·邁克爾斯宣布簡娜一角將另選演員出演,但德拉徹還是會在之前的多集節目中以不同的身份登場。在最後播出的這集試播集中,她以《女生秀》養貓人的身份出鏡[9]。同月晚些時候,全國廣播公司宣布已由簡·科拉克斯基取代德拉徹出演簡娜一角[10][11][12][13],此外德拉徹還將在之後播出的《C開頭的那個詞》中詮釋這個養貓人角色[14]。在《後果》中,她扮演了一個名叫瑪麗婭(Maria)的女傭,麗茲發現她被鎖在一艘遊艇的衣櫃裡[15]。在《傑克遇上丹尼斯》裡,德拉徹飾演了女演員伊麗莎白·泰勒[16],這已經是她第三次參加這部電視劇的演出。《周六夜現場》的其他多位演員也出現在《我為喜劇狂》中,包括克里斯·帕內爾[17]、弗萊德·阿米森[18]、克里斯汀·韋格[18]、威爾·福特[19]、傑森·蘇戴奇斯[20]和莫莉·香儂[21]。菲和崔西·摩根都曾是《周六夜現場》的主要演員[22]。
反響
[編輯]根據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的統計數據,《傑克遇上丹尼斯》在美國首播時有約597萬戶家庭觀看[23],在18-49歲年齡段人群中有2.1%的收視率,在2006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這一星期的所有電視節目中名列第70位[23]。與上一集《傑克托爾》的520萬戶家庭觀看相比有了顯著的增長[24]。
《紐約時報》的亞歷山大·斯坦利(Alessandra Stanley)認為《我為喜劇狂》以輕快的方式體現了電視業的荒誕之處,他覺得其最出色的地方並不是節目本身,而是圍繞各個角色的部分[25]。IGN網站的羅伯特·坎寧(Robert Canning)表示雖然崔西和簡娜在各自較為單薄的故事線索中有不錯的表現,但這種類似威利在哪裡?的演員安排(指瑞秋·德拉徹在各集中以不同的身份出鏡)既無趣又讓人分心,對情節的發展構成干擾。他對節目的進步感到滿意,表示雖說這星期的故事並非每一個都有光彩奪目的表現,但還是能夠讓人保持很高的興致,笑點也很密集。坎寧最終給《傑克遇上丹尼斯》7.5的評價(最高為10)[1]。電視指南的馬特·米托維奇(Matt Mitovich)認為這一集是「截止目前表現較為出色的一集」,指出「每個人都有好笑的表現,傑克和麗茲互動的橋段和利茲自取其辱的情節更是出眾,而且還有瑞秋·德拉徹客串的那個憤怒到極點的伊麗莎白·泰勒」。米托維奇之前一直對簡娜一角不感冒,但他表示自己喜歡她在這一集中的表現[26]。《水牛城新聞報》的阿蘭·帕加蒙特(Alan Pergament)寫道,「劇中的明星試圖從字面上逐字維護自己的形象(指崔西和簡娜的故事情節)可能在平面媒體上會更好笑,但在電視上就趨於平淡了。這也說明了《我為喜劇狂》石頭落水般快速下沉的原因。」帕加蒙特給這一集兩星的評價(最高四星)[27]。《波士頓先驅報》的艾米·阿瑪坦格羅(Amy Amatangelo)很喜歡迪恩·文特斯在節目中的客串表現,指出他給了丹尼斯一角一個「爆笑的轉變」[28]。電視指南的馬特·羅什(Matt Roush)稱亞歷克·鮑德溫在這一集中「出盡了風頭」[29]。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Canning, Robert. 30 Rock: "Jack Meets Dennis" Review. IGN. 2006-12-01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6).
- ^ 2.0 2.1 30 Rock — Jack Meets Dennis. Yahoo! TV. [2010-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5).
- ^ 30 Rock: Episodes. London: Screenrush (AlloCiné). [2013-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30).
- ^ 30 Rock — Succession. Yahoo!. [2012-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9).
- ^ Neal, Michael. Correcting the Market. Television without Pity: 3. 2009-02-26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0).
- ^ Goodwin, Christopher. And funny with it. The Guardian. 2008-05-11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5).
- ^ Ravitz, Justin. Unemployment’s a Downer for SNL-er Dratch. New York Magazine. 2008-04-07 [2013-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3).
- ^ Baldwin, Kristen. One Fine Fey.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7-04-10: 2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8).
- ^ Schneider, Michael. Inside Move: Dratch latched to multiple Rock roles. Variety. 2006-08-14 [2013-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6).
- ^ 'Ally' Cat Krakowski Joins '30 Rock'. Zap2it. 2006-08-17 [2013-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7).
- ^ Keller, Joel. Jane Krakowski added to 30 Rock. AOL TV Squad. 2008-08-17 [2013-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3).
- ^ Mahan, Colin. 30 Rock adds Jane Krakowski. TV.com. 2006-08-16 [2013-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5).
- ^ Traister, Rebecca. The Tina Fey backlash. Salon.com. 2010-04-14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0).
- ^ Writer: Tina Fey; Director: Adam Bernstein. Pilot. 30 Rock. 第1季. 第1集. 2006-10-11. NBC Universal. NBC.
- ^ Writer: Tina Fey; Director: Adam Bernstein. The Aftermath. 30 Rock. 第1季. 第2集. 2006-10-18. NBC Universal. NBC.
- ^ Writer: Jack Burditt; Director: Juan J. Campanella. Jack Meets Dennis. 30 Rock. 第1季. 第6集. 2006-11-30. NBC Universal. NBC.
- ^ Barrett, Annie. What SNL alums besides Chris Parnell should guest on 30 Rock?.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6-12-07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8).
- ^ 18.0 18.1 Canning, Robert. 30 Rock: "Somebody to Love" Review. IGN.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 ^ Webb Mitovich, Matt. February 1, 2007: "It Feels Good to Laugh". TV Guide. 2007-02-02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9).
- ^ Matheson, Whitney. A chat with ... 30 Rock and SNL star Jason Sudeikis. USA Today. 2007-04-19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1).
- ^ Writer: Jack Burditt; Director: Dennie Gordon. The Fighting Irish. 30 Rock. 第1季. 第17集. 2007-03-08. NBC Universal. NBC.
- ^ Fickett, Travis. IGN Interview: 30 Rocks Tracy Morgan. IGN. 2006-10-17 [2010-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8).
- ^ 23.0 23.1 Weekly Program Rankings. ABC Medianet. 2006-12-05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9).
- ^ NBC'S Primetime Lineup Finished Week Nine with a 12 Percent Jump Versus its 18-49 Rating for the Same Week Last Year (新聞稿). NBC Universal Media Village. 2006-11-21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9).
- ^ Stanley, Alessandra. Behind the Scenes, and Above the Rest. The New York Times. 2006-11-30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9).
- ^ Mitovich, Matt. November 30, 2006: "Yes, I Steal Dogs". TV Guide. 2006-11-30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 ^ Pergament, Alan. NBC hopes 4-show lineup brings laughs. The Buffalo News. 2006-11-30: C1.
- ^ Amatangelo, Amy. Watch This!. Boston Herald. 2006-12-03.
- ^ Roush, Matt. Thursdays Are Now Even Better. TV Guide. 2006-11-30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