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增肥4000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增肥4000
南方公園》分集
劇集編號第1季
第2集
導演特雷·帕克
馬特·斯通
編劇特雷·帕克
馬特·斯通
製作代碼102
首播日期1997年8月20日 (1997-08-20)
分集時序
← 上一集
卡特曼的肛門探針
下一集 →
火山爆發
《南方公園》(第一季)
《南方公園》劇集列表

增肥4000》(英語:Weight Gain 4000)是美國動畫喜劇《南方公園》的第2集,於1997年8月20日通過喜劇中心頻道在美國首播。在這一集裡,南方公園小鎮上的居民對凱茜·李·吉福德即將來訪感到非常激動,但幾個孩子的3年級老師加里森先生因童年時的一樁恩怨計劃暗殺鎮上的貴客。與此同時,埃里克·卡特曼在購買名為「增肥4000」的健美補充劑後成了嚴重的肥胖症患者。

本集由《南方公園》主創特雷·帕克馬特·斯通編劇,在美國播出時定為TV-14級。由於測試觀眾對試播集卡特曼的肛門探針》反響不佳,喜劇中心頻道要求兩人再創作一集劇本,之後再決定是否定購完整的一季節目,由此誕生的《增肥4000》讓電視台吃下定心丸,決定繼續定購。雖然從製作順序上這是節目的第二集,但播出順序卻排在第三。此外,《增肥4000》還是《南方公園》中完全採用計算機動畫而非彩色美術紙繪製的第一集。

部分評論批評劇中的褻瀆性言辭,或是其它播出期間還被認為不適合在電視上出現的挑釁性內容,但也有多位評論家認為本集同試播集相比有顯著進步,特別是其中對美國消費主義的嘲諷頗受好評。多位常見角色都在本集首度亮相,包括金波·克恩、麥克丹尼爾斯市長、貝貝·史蒂文斯和克萊德·多諾萬。劇中對凱茜·李·吉福德的描繪也是《南方公園》中首度惡搞名流。卡特曼的台詞「Beefcake」(意為「美型男」)成為《南方公園》最廣為傳播的流行語之一。

劇情

[編輯]

南方公園小學老師加里森先生(Mr. Garrison)宣布,埃里克·卡特曼贏得「拯救我們脆弱的星球」全國徵文比賽大獎,這讓同班同學溫迪·泰斯塔伯格(Wendy Testaburger)深感憤怒,她馬上就懷疑卡特曼是靠作弊取勝。鎮上居民得知,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凱茜·李·吉福德(Kathie Lee Gifford)會前來南方公園,在全國直播的鏡頭前向卡特曼頒獎,大家都為此非常激動。麥克丹尼爾斯市長(Mayor McDaniels)計劃籌辦盛大活動為小鎮宣傳,期望能令自己的政壇生涯更上一層樓。加里森先生指導學童排演描繪南方公園歷史的節目,準備在市長籌辦的活動上演出。但是,這個真實反映歷史的節目中卻包含有扮演開拓者的學童攻擊並毒打飾演美洲原住民的學生這類情節,令市長大為驚懼。

加里森先生小時候曾參加全國選秀節目,但被吉福德擊敗,這成了他童年無法釋懷的夢魘,但鎮上其他人均不知情。加里森和自己用手操縱的布偶「帽子先生」經過一番「交流」,決定刺殺吉福德報仇。他從金波的槍店買了支大口徑步槍,打算槍殺吉福德。與此同時,卡特曼對上電視深感興奮,麥克丹尼爾斯市長要求他好好健身,為吉福德的到來做準備。卡特曼看到「增肥4000」健美補充劑的電視廣告後要求母親購買,吃過後變得極度肥胖,但他堅信自己現在的體型非常健康,超出的體重嚴格來說都是肌肉。溫迪經過調查,確定卡特曼的確是靠作弊贏得比賽,他的文章其實等同於直接在亨利·戴維·梭羅的《瓦爾登湖》副本上簽上自己的名字。溫迪還發現加里森老師打算刺殺吉福德,於是找朋友斯坦幫忙加以阻止。

吉福德抵達南方公園,鎮上大部分居民都來參加慶祝活動,廚師還在現場唱歌勾引吉福德。加里森先生在存放教科書的高層倉庫就位,但卻意外看到吉福德整個人置身防彈玻璃罩當中。溫迪和斯坦趕到,試圖說服加里森先生放棄復仇計劃,但斯坦的話實際上卻火上澆油,加里森決心繼續。就在他開火時,舞台因卡特曼的體重而坍塌,吉福德被彈了出去,子彈打中3年級學生肯尼的頭部。肯尼還從空中飛過,最終身體被旗杆刺穿。吉福德的保鏢簇傭着她離開,卡特曼對自己失去上電視的機會深感失落。溫迪走上台,告訴眾人卡特曼是靠作弊贏得比賽,但鎮民都對吉福德離開感到難過,根本不在乎溫迪的話。加里森先生被送進精神病院,帽子先生也被束身衣緊緊綁住。加里森向孩子們道歉,對自己讓小鎮失去上電視的機會表示遺憾,但凱爾告訴他,卡特曼正因極度肥胖而得以在談話節目傑拉爾多》(Geraldo)上鏡。劇集的最後是廚師和吉福德一邊觀看《傑拉爾多》一邊性交。

製作

[編輯]
喜劇中心頻道高層希望在定購整季《南方公園》前能再看一集劇本,主創特雷·帕克馬特·斯通因此創作了《增肥4000》的劇本。

《增肥4000》由《南方公園》主創特雷·帕克馬特·斯通共同編劇並執導,於1997年8月20日通過喜劇中心頻道在美國首播[1]。《南方公園》的試播劇集《卡特曼的肛門探針》在測試放映時反響不佳,喜劇中心頻道高管在是否要繼續訂購這部電視劇上有些拿不定主意。但由於兩位主創之前製作的兩部《聖誕精神》系列短片(《南方公園》的前身)在互聯網上經久不衰,電視台決定請帕克和斯通多創作一集劇本後再做決定。《增肥4000》由此誕生,劇本是兩位主創在製作1997年的動作喜劇片《哈啦神父High上天》(Orgazmo)期間創作。[2]

兩人在編寫劇本期間希望能讓電視台明白,《南方公園》的每一集都會與其他集不同,電視台對這集的劇本表示滿意。帕克和斯通進一步表示,如果喜劇中心不願簽訂合約,訂購至少有6集節目的一整季,他們不會再這樣一集一集地製作下去,電視台接受兩人的要求,《南方公園》第1季至此有了着落。《卡特曼的肛門探針》幾乎完全是用彩色美術紙繪製,《增肥4000》則是完全採用計算機動畫繪製的第一集《南方公園》。[3]新的一集是在加利福尼亞州西木區一間工作室製作,由約15名動畫師採用Alias公司的PowerAnimator(又名「Alias」)動畫軟件繪製,製作過程剛剛超過1個月。之後的許多《南方公園》劇集也都會採用這種軟件,不過製作時間會大幅縮短至節目播出前1周以內,動用的動畫師也增至40人左右。《增肥4000》的動畫製作完全是按劇情的時間順序。雖然帕克和斯通都希望能改善人物和整體動畫的細節和質感,但他們選擇Alias軟件也是為了讓動畫保留此前《聖誕精神》和《卡特曼的肛門探針》中採用彩色美術紙有意營造出的粗糙視覺風格。[2]

據帕克、斯通,以及《南方公園》的多位動畫師表示,製作《增肥4000》期間,他們仍然在摸索節目的發展方向,多個人物也都還在發展當中。與之後的《南方公園》相比,這集的節奏相對緩慢,30頁的劇本內容也比之後每集45到50頁的均值要少,甚至幾個兒童主角說話的速度也慢一些。錄製對白時,配音演員以緩慢的速度念出台詞,錄下的聲音再經過加速,形成人物獨特的嗓音。這個時候,帕克和斯通尚未熟練掌握人們說話的速度。《增肥4000》中的慶祝活動橋段因為涉及大量人物,所以製作時間特別長,劇中加里森先生試圖刺殺吉福德時,觀眾可以看到他步槍瞄準鏡中的十字星,動畫師對這個深度運動鏡頭頗感自豪。[2]加里森先生對吉福德的仇恨在《卡特曼的肛門探針》中就有所體現,劇中他所在課堂的黑板上有這麼句話:「我不是很肯定,但我覺得凱茜·李·吉福德比她自稱的年齡要老很多。」從《增肥4000》中的回憶鏡頭來看,加里森先生8歲時就已禿頂,兩邊耳朵旁長有灰色的頭髮。但第1季的最後1集《卡特曼的媽媽是個骯髒的蕩婦》(Cartman's Mom is a Dirty Slut)中又可以看到他有一頭濃密的頭髮,兩集設定存在衝突。[4]

主題

[編輯]

新西蘭先驅報》(The New Zealand Herald)的泰瑞·菲茨塞爾(Teri Fitsell)認為,《南方公園》的總體基調是「惡毒的社會諷刺」,節目中聚焦的這幾個孩子並不是不道德,而是是非不分,與周圍偽善成年人的縱容形成對比[5]。劇中的幽默一定程度上源自人物可愛外表和粗俗行為之間的反差[6][7]。不過,帕克和斯通都曾在節目早期接受採訪時表示,劇中的人物台詞是貼近現實的:「很多節目裡的小孩都很甜美,很善良,但這根本就不真實……難道人們都忘了自己讀三年級時是副什麼德性?我們都是些小混球。」[8]

早先的《聖誕精神》和《卡特曼的肛門探針》中都有涉及電視的諷刺元素,《增肥4000》將之繼續推進,並且特別關注於動畫電視娛樂節目。除褻瀆性言辭和廚師的淫亂活動持續外,劇中的小學教師加里森先生也變得越來越精神失常。雖然肩負一個小學班級的管理責任,但加里森卻表現出值得懷疑的性別認同,糟糕的教學技巧,以及與自己的手控布偶帽子先生之間不同尋常的「關係」。[9]

《增肥4000》也對美國消費主義大加嘲諷,諷刺這種將個人幸福與消費和購買的物質財富相關聯的社會現象。雖然有明確的事實表明,這種和劇集同名的健美補充劑根本沒能達到其「健美」的首要目標,但卡特曼還是對產品有着盲目的信念。產品承諾讓人長出肌肉,卡特曼吃過後雖然變得極度肥胖,但仍然堅信身上長出的這些都是肌肉。[10][11]增肥4000還帶有產品警告,表明產品有可能會對用戶的肝臟和腎臟構成永久性損傷,但卡特曼對之完全視而不見,進一步強調他信念的盲目性。此外,卡特曼大量購買這種產品,也諷刺了美國式的消費習慣。[10]

卡特曼購買健美補充劑的衝動源於一則廣告,有評論認為,這份廣告正是對「身份購物」理念的嘲諷。這種理念意指人們試圖通過購買某種物品來獲得相應身份,例如本集中卡特曼就希望能夠購買增肥4000來讓自己搖身一變成為健美好手。[12]劇集還諷刺了美國人對名流普遍存在的痴迷,特別是鎮民對凱茜·李·吉福德來訪所表現出的過度熱情[11]。此外,聖公宗神學家保羅·扎爾(Paul F. M. Zahl)還指出,卡特曼在本集中對食物的痴迷,加上對增肥4000的盲目信任和「忠於夢想」的堅持,都反映出許多人一方面錯誤地固守自由意志理念,但另一方面卻沒有任何自控能力的事實。扎爾還稱:「《南方公園》的兩位編劇都已識破『自由意識』的神話。」[13]

文化參照和影響

[編輯]
《增肥4000》中凱茜·李·吉福德所乘的防彈車(下圖)源自教宗乘坐的教宗座駕(上圖)。

《增肥4000》中有多個新角色登場,他們還會在之後的《南方公園》劇集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些人物包括金波·克恩(Jimbo Kern)、麥克丹尼爾斯市長[2]和溫迪的至交好友貝貝·史蒂文斯(Bebe Stevens)。會在之後劇集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克萊德·多諾萬(Clyde Donovan)也是在本集首度登場,是加里森先生班上的學生,不過這集沒有提及他的姓名[4]。南方公園小鎮的成年居民表現出的性格特點往往非常極端,而且涉及範圍相當廣泛,有些則是起到單純的諷刺效果。麥克丹尼爾斯想象自己和吉福德一起上電視後瞬間成為明星,從劇情塑造來看,他顯然更看重自己的名聲,而非選民的需求[14];加里森先生顯然情緒不穩,但疏忽大意的金波還是把槍賣給他,這是在諷刺槍支管控[2]

金寶和朋友內德(Ned,這個角色是在《南方公園》第1季第3集《火山爆發》中才出場)都源自帕克念高中時所繪的漫畫。創建角色期間,帕克和斯通把麥克丹尼爾斯設想成心理上非常複雜的人物,她真心相信自己從本質上要比鎮上其他居民都好。《南方公園》中由耶穌主持的公共接入電視頻道談話節目《耶穌和朋友們》(Jesus and Pals)也是在《增肥4000》中首度提及。劇中的電視廣告背景聲中兩次提到這檔節目[2],不過真正的節目內容則要到第1季第4集《基哥哥愛之船》(Big Gay Al's Big Gay Boat Ride)中才首次亮相[4]。根據《耶穌和朋友們》的設定,耶穌也是南方公園鎮上的居民,這種構想源自兩位主創之前的《聖誕精神》動畫短片。本集播出時擔任《南方公園》製作人的黛比·萊布林(Debbie Liebling)表示,在劇中加入這麼一檔由耶穌主持的節目是為了讓觀眾明白,南方公園就是個「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的地方。[15]

凱茜·李·吉福德是《南方公園》惡搞的首位名人,她當時是早間談話節目《里吉斯和凱茜·李現場》(Live with Regis and Kathie Lee)的主持人,此後《南方公園》還會拿許多名流開涮[16]。據節目主創表示,選擇吉福德完全出於隨機,並沒有任何特別原因或是個人反感。《增肥4000》播出後不久,超市小報《環球》(The Globe)聘請空姐兼模特兒蘇貞·約翰遜Suzen Johnson)前去勾引吉福德的丈夫弗蘭克·吉福德Frank Gifford),並且還拍下照片,之後由小報捅出醜聞。這是第一起被帕克和斯通稱為「南方公園詛咒」的事件,指《南方公園》中出現某個名人前後不久,就真的會有悲劇性或令人尷尬的事情發生在這位名流身上。[2]本集中的吉福德由女演員凱莉·特納(Karri Turner配音,這也是她唯一一次客串《南方公園》[17]。劇中吉福德藏身在防彈玻璃之後來到鎮上的慶祝活動現場,這輛車的設計源自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前往丹佛時乘坐的教宗座駕,帕克和斯通當時都有到場。兩人覺得這種在改裝卡車後面裝上防彈玻璃製成亭子的設計「令人捧腹」。[2]

卡特曼從增肥4000的廣告中聽到「Beefcake」(意為「美型男」)一詞後滿腔熱情地將其大喊出來,節目播出後,這個詞也成為廣為傳播的流行語[18][19],而且這時他所穿的T恤和運動衫都成為非常熱銷的商品[20]。「www.beef-cake.com」則是成立時間最早,並且規模也最大的《南方公園》劇迷網站之一。2001年4月,「南方公園工作室」官方網站上線,馬特·斯通和「www.beef-cake.com」的創始人譚泰森(Taison Tan)決定將老網站關閉[21][22]。由Acclaim娛樂開發,1999年推出的電子遊戲《南方公園:廚師的Luv窩棚》(South Park: Chef's Luv Shack)中還包含有名為「Beefcake」的迷你遊戲,玩家可以控制卡特曼前後移動,吃掉扔向他的增肥4000罐頭。產品的銷售員則是遊戲中玩家的對手。[23]本集中的beefcake廣告之後還會在第3季第8集《浴缸基情》(Two Guys Naked in a Hot Tub)中短暫出現,當時斯坦正在快速地給電視換台[24]

發行和反響

[編輯]

《增肥4000》播映時,許多主流媒體作家仍在對《南方公園》的整體品質和節目壽命爭論不休。電視劇這時仍處於早期階段,節目中兒童頻繁講出的髒話以及學校教師加里森先生明顯的不穩定狀態都令許多人感到震驚[9]。觀眾還對孩子們在演繹南方公園歷史劇時表現的暴力感到特別吃驚,這其中既有槍支的使用,還有對白人定居者血腥屠戮美洲原住民的描繪。此外,廚師勾引吉福德時所唱的歌曲充滿露骨的性暗示,這也令許多觀眾倍感震驚和冒犯。[2]但在另一方面,還是有多份評論認為本集同前作《卡特曼的肛門探針》相比有顯著進步,覺得節目已經轉朝遠較之前更為諷刺的方向發展[10][11]

「就在我以為《卡特曼(的肛門探針)》的水準不過是在三分之一的風趣到三分之二的愚蠢傻笑之間時,《增肥4000》證明《南方公園》還是有可能會是非常有趣的節目。」
湯姆·夏爾斯
華盛頓郵報[11]

水牛城新聞報》(The Buffalo News)的傑夫·西蒙(Jeff Simon)對《卡特曼的肛門探針》評價不佳,但他覺得《增肥4000》證明《南方公園》有可能會是很有趣的節目。他對節目中調侃美國消費主義的劇情設定特別滿意,稱「這是種令人倍感苦澀的社會諷刺,但如果不是在喜劇中心頻道播出的話,相信我,沒有哪個電視台會覺得這種內容已經適合在黃金時段播出。而且你猜怎麼着?這節目還很有趣。」[10]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湯姆·夏爾斯Tom Shales)也有類似看法,他也曾強烈批評《卡特曼的肛門探針》,但覺得《增肥4000》既風趣、又擁有「巧妙交織起來」的劇情線索。夏爾斯認為,新的一集節目表明《南方公園》的風格在從下作骯髒的幽默向諷刺轉變,節目本身雖然還是既病態又扭曲,但其背景至少已經有一些別出心裁的漫畫構想,這和之前的劇集相比已經有所區別[11]。2006年,《溫尼伯自由新聞報》(Winnipeg Free Press)將《增肥4000》評為最讓人難忘的十集《南方公園》之一[16];喜劇中心網站投票評選卡羅曼表現最出眾的25集,本集名列第12位[25]蘇格蘭每日紀事報》(Daily Record)評選《南方公園》6個最令人難忘的瞬間時,《增肥4000》的結局和台詞「Beefcake!」雙雙上榜[26]

1998年5月5日,《增肥4000》和另外5集節目的VHS錄像帶套裝發布,這也是《南方公園》首度發行家用媒體。全套共有3卷,本集和《基哥哥愛之船》一起收錄在第二卷,一起發布的另外4集分別是《卡特曼的肛門探針》、《火山爆發》、《象豬交合》和《死亡》(Death[27]。2002年11月12日,《南方公園:第一季完整版》(South Park: The Complete First Season)的DVD發布,其中收錄了第1季包括《增肥4000》在內的13集節目[28]。帕克和斯通為每集都錄製了評論音軌,但由於其中某些語句涉及的「標準」問題而未納入DVD,兩人都不接受DVD收錄這些音軌所需要的剪輯和審查,最終所有評論音軌都是經CD單獨發行[29][30]。從2008年開始,觀眾還可以通過官方網站免費在線觀看包括《增肥4000》在內的每一集《南方公園》[3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outh Park (a Titles & Air Dates Guide). epguides. [2015-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9).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Trey Parker, Matt Stone. South Park: The Complete First Season: "Weight Gain 4000" (CD audio commentary). Comedy Central. 2003. 
  3. ^ Trey Parker, Matt Stone. South Park: The Complete First Season: "Cartman Gets an Anal Probe" (CD audio commentary). Comedy Central. 2003. 
  4. ^ 4.0 4.1 4.2 Stall, Sam. The South Park Episode Guide: Volume 1, Seasons 1–5. New York City: Running Press. 2009: 13. ISBN 0-7624-3561-5. 
  5. ^ Fitsell, Teri. Not in front of the children.... The New Zealand Herald. 1999-08-08 –透過LexisNexis. 需付費查閱
  6. ^ Martin, Rick. 'Peanuts' Gone Wrong. Newsweek. 1997-07-21 [2015-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1). 
  7. ^ Lowry, Brian. Out of the mouths of babes .... Los Angeles Times. 1997-08-13 [2015-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8. ^ Owen, Rob. 'South Park' is Sure to Make Parents Cringe. Times Union. 1997-08-12 –透過Access World News. 需付費查閱
  9. ^ 9.0 9.1 Booker, M. Keith. Drawn to Television: Prime-Time Animation from The Flintstones to Family Guy.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Publishers. 2006: 130. ISBN 0-275-99019-2. 
  10. ^ 10.0 10.1 10.2 10.3 Simon, Jeff. Who's really the butt of all cable jokes?. The Buffalo News (New York). 1997-08-03: 2Tv.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Shales, Tom. Cartoon "South Park" tries to go from crude to guilty pleasure. The Washington Post. 1997-08-14: D8. 
  12. ^ Dalton, Mary M.; Linder, Laura R. The Sitcom Reader: America Viewed and Skewed.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5: 194. ISBN 0-7914-6570-5. 
  13. ^ Zahl, Paul F.M. Grace in Practice. Grand Rapids, Michigan: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7: 110. ISBN 0-8028-2897-3. 
  14. ^ Shales, Tom. "South Park" Falls Flatulent. The Washington Post. 1997-08-13: C01. 
  15. ^ Danielsen, Shane. That's not all, folks. The Australian. 1997-12-29: 14. 
  16. ^ 16.0 16.1 Politically incorrect comedy, heeeeerrre!. Winnipeg Free Press (Canada). 2006-11-19: D5. 
  17. ^ Riggs, Thomas. Contemporary Theatre, Film & Television. Farmington Hills, Michigan: Gale Cengage. 2007: 338. ISBN 0-7876-9045-7. 
  18. ^ Vognar, Chris. Brats entertainment; South Park' creators potty hardy on Comedy Central show. The Dallas Morning News. 1998-02-01: 1C. 
  19. ^ Harris, Ed. The Joys of Modern Life 60: Eric Cartman. The Independent (London). 1999-08-31: 8. 
  20. ^ Duffy, Mike. Oh my...they created a monster! Comedy Central's 'South Park' is smarter than it looks – and the biggest new hit of the year. The Kansas City Star. 1998-01-15: E1. 
  21. ^ Why did Beef-Cake.com shut down?. South Park Studios. 2001-04-22 [2009-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0). 
  22. ^ Why isn't there any video downloads for "chickenpox?" That's the best episode!. South Park Studios. 2003-08-22 [2009-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4). 
  23. ^ Acclaim Invites South Park Fans To Party In "Chef's Luv Shack" Video Game. Glen Cove, New York: Business Wire. 1999-06-23 [2015-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24. ^ FAQ – South Park Studios – July 2009. South Park Studios (Official). 2009-07-14 [2009-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4). 
  25. ^ Cartman's 25 Greatest South Park Episodes. Comedy Central. [2010-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0). 
  26. ^ Six of the best: South Park moments. The Daily Record (Scotland). 2009-04-16. 
  27. ^ Comedy Central's South Park – Three Collectible Videos Available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Made-For-Video Footage Featuring Creators Trey Parker and Matt Stone. Business Wire (Burbank, California). 1998-03-26. 
  28. ^ Lawson, Terry. 4-disc "Rings" could take up a whole weekend. Detroit Free Press (Detroit, Michigan). 2002-11-12. 
  29. ^ Owen, Rob. "South Park" warped and worthy. Pittsburgh Post-Gazette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2002-11-22: 39. 
  30. ^ Pratt, Doug. Doug Pratt's DVD: Movies, Television, Music, Art, Adult, and More!. UNET 2 Corporation. 2005: 1123. ISBN 1-932916-01-6. 
  31. ^ Sweet, "South Park" is free online. The Boston Globe (New York City, New York). 2008-03-26 [2015-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