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骨顶鸡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骨顶鸡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鹤形目 Gruiformes
科: 秧鸡科 Rallidae
属: 骨顶鸡属 Fulica
种:
骨顶鸡 F. atra
二名法
Fulica atra
F. atra分布范围
  繁殖区
  留鸟
  非繁殖区
  迷鸟
异名
  • Fulica aterrima Linnaeus, 1766
  • Fulica prior De Vis, 1888[3]

骨顶鸡学名Fulica atra),又名白冠鸡白骨顶白冠水鸡,为秧鸡科骨顶鸡属鸟类[2]。分布于欧洲、亚洲、澳大利亚、纽西兰及北非部分地区。[4] 它有著深灰黑色的身体、光滑的黑色头部以及白色的喙和白色的额盾。雌雄相似。在世界各地都有类似外观的白冠鸡,而种类最多的白冠鸡则生活在南美洲。

2022年,“中国鸟类名录”10.0版将骨顶鸡的中文名修改为白骨顶[5]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2]

分类

[编辑]

白冠鸡由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于1758年在他的第十版中以其现行的二名名称Fulica atra正式描述[6] 林奈指定了类型地点为欧洲,但现在这一范围已缩小至瑞典。[7] 二名名称来自拉丁语Fulica 意为“黑水鸡”,而atra 意为“黑色”。[8]

四个亚种被确认:[9]

  • F. a. atra 林奈,1758年 – 欧洲和北非至日本、印度、东南亚、菲律宾和婆罗洲。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北和华南等地;在台湾属于冬候鸟,而且分布亦不广泛[10]。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11][12][10]
  • F. a. lugubris 穆勒,S,1847年 – 爪哇、巴厘岛、西北新几内亚
  • F. a. novaeguineae 兰德,1940年 – 新几内亚中部
  • F. a. australis 古尔德,1845年 – 澳大利亚和纽西兰

铜石并用时代(距今约 4800-4400 年),保加利亚黑海沿岸已描述了一种已灭绝的亚种F. atra pontica[13]

额盾

描述

[编辑]
白冠鸡的腿和脚, 圣詹姆斯公园, 伦敦

白冠鸡长度为36—38 cm(14—15英寸),翼展为70—80 cm(28—31英寸),雄性重约890 g(31 oz),雌性重750 g(26 oz)[14]。除了白色的喙和额盾(这引发了“秃如黑水鸡”这一表达方式,早在1430年就已使用)外,大部分为黑色。[15] 作为游泳物种,黑水鸡的长而有力的脚趾上有部分蹼。雌雄外观相似。[16]

幼鸟比成鸟颜色淡,胸部呈白色,且没有额盾;成鸟的黑色羽毛在约3至4个月大时发育完全,但白色额盾则在约一岁时才完全发育。

白冠鸡是一种嘈杂的鸟,具有广泛的爆裂声、爆炸声或号角声,常在夜间发出。

分布与栖地

[编辑]

黑水鸡在旧大陆的大部分淡水湖泊和池塘上繁殖,并像其亲戚红冠水鸡一样,适应了城市环境,经常出现在有水源的公园和花园里。它分布并繁殖于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和非洲。该物种最近将其分布范围扩展到纽西兰。在其分布区的温暖部分定居,但冬季当水域结冰时,会从亚洲大部分地区向南和向西迁徙。它已知会作为迷鸟出现在北美洲。[17]

行为与生态

[编辑]
成鸟在觅食, 日本

白冠鸡比大多数秧鸡科鸟类少了许多隐秘性,经常可以看到它在开阔水域游泳或在水边草地上行走。这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物种,在繁殖季节期间有强烈的领地意识,亲鸟雌雄均参与领地防卫。[18] 在非繁殖季节,它们可能会形成大群,这可能与避免捕食有关。[19]

它不太愿意飞行,起飞时会在水面上跑动并激起大量水花。在领地争斗或在陆地上逃离入侵者时,它会以相同的方式跑动,但不会真正飞行。像许多秧鸡科鸟类一样,它的飞行能力较弱,但在迁徙时(通常是在夜间),它可以覆盖令人惊讶的长距离。它在游泳时会上下摆动头部,并会从轻微的跳跃中进行短暂的潜水。

在与其他水鸟(尤其是其他白冠鸡)打斗时,白冠鸡会通过冲向对手并用它的长腿击打对方来进行攻击。[20]

繁殖

[编辑]
蛋, 收藏于威斯巴登博物馆

巢是一个庞大的结构,可能漂浮在水面上,或建于浅水中低矮或几乎淹没的树桩或原木上,形成一个整洁的大碗状。巢是由植物茎和叶构建,内衬较细的材料。通常隐藏在植被中,有时巢也会放置在开阔的地方。巢是由雌雄共同建造的,雄性收集大部分材料,由雌性将其组合。蛋每天产下一枚。每巢通常包含六到十枚光滑且稍有光泽的淡褐色蛋,上面覆盖著黑色或深棕色的斑点。平均蛋的大小为53 mm × 36 mm(2.1英寸 × 1.4英寸),重量为38 g(1.3 oz)。雌雄亲鸟在第二枚蛋产下后开始孵卵,并在21至24天后不定期孵化。雏鸟为早熟性(precocial)和离巢性[21] 雏鸟全身覆盖著黑色的绒毛,绒毛在身体上有黄色的毛状尖端。头部两侧、后颈和喉部的毛状尖端较长,呈橙红色。眼睛之间和嘴角上方的尖端为红色。额盾鲜红色,喙为红色,带有白色尖端。[22] 雏鸟在最初的三到四天由雌性孵育,这段时间食物由雄性提供。雄性还会建造一个或多个平台,用于让雏鸟栖息和孵育。离巢后,雏鸟有时会被分成两组,每组由一个亲鸟负责照顾。雏鸟在约30天时可以自行进食,并在55至60天时换羽。白冠鸡通常每年只繁殖一窝,但在一些地区如英国,它们有时会尝试繁殖第二窝。它们在一到两岁时首次繁殖。[21]

雏鸟死亡主要由于饥饿而非掠食。大多数雏鸟在孵化后的头10天内死亡,这时它们最依赖成鸟提供食物。[23] 在食物短缺等压力下,白冠鸡对自己的雏鸟会非常残忍。它们会咬那些乞食的雏鸟,并不断这样做直到雏鸟停止乞食。如果乞食行为持续,它们可能会咬得非常用力,导致雏鸟死亡。[24] 当环境或身体状况限制了繁殖能力时,白冠鸡会将蛋产在其他白冠鸡的巢中,或借此延长其繁殖寿命。[23]

觅食

[编辑]

白冠鸡是杂食性动物,会捕食多种小型活体猎物,包括其他水鸟的蛋,以及藻类、植物、种子和果实。[25] 它在觅食技术上表现出相当大的变化,可以在陆地或水中觅食。在水中,它可能像绿头鸭一样翻转身体,或潜水寻找食物。[26]

状态

[编辑]

白冠鸡是非欧亚迁移性水鸟协定适用的物种之一。

参考文献

[编辑]
  1. ^ Fulica atr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6 November 2013]. 
  2. ^ 2.0 2.1 2.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骨顶鸡.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 Condon, H.T.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Australia: Non-Passerines. Melbourne: Royal Australasian Ornithologists Union. 1975: 57. 
  4. ^ Vladimír Bejček; Karel Štastný. Bird Encyclopaedia. Rebo Productions. 1999: 122. ISBN 9781840531497. 
  5. ^ 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10.0版说明. 中国记录中心. [2023-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4). 
  6. ^ Linnaeus, Carl. 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e,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 1 10th. Holmiae (Stockholm): Laurentii Salvii. 1758: 152 [2024-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9) (拉丁语). 
  7. ^ Peters, James Lee (编).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2.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211 [2024-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4). 
  8.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10: 58, 165. ISBN 978-1-4081-2501-4. 
  9. ^ Gill, Frank; Donsker, David; Rasmussen, Pamela (编). Flufftails, finfoots, rails, trumpeters, cranes, limpkin. IOC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10.1.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2020 [1 June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4). 
  10. ^ 10.0 10.1 白骨顶 Fulica atra atra Linnaeus, 1758. 台湾物种名录. 台湾: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中文(台湾)). 
  11.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骨顶鸡指名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12. ^ 白骨頂 Fulica atra atra Linnaeus, 1758. 台湾生物多样性资讯机构(TaiBIF). [2013-01-24] (中文(台湾)). 
  13. ^ Boev, Zlatozar; Karaivanova, Elena. Fulica atra pontica subsp. n. from the Middle Holocene on the South Black Sea Coast, Bulgaria. Historia Naturalis Bulgarica. 1998, 9: 53–69 [2024-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1-26). 
  14. ^ Cramp 1980,第599, 610页.
  15. ^ Coot. 牛津英语词典 (第三版).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5-09 (英语). 
  16. ^ Cramp 1980,第599页.
  17. ^ Eurasian Coot (Fulica atra) - North American Birds - Birds of North America. www.birds-of-north-america.net. [202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2). 
  18. ^ Cavé, A.J.; Visser, J.; Perdeck, A.C. Size and quality of the Coot (Fulica atra) territory in relation to age of its tenants and neighbours (PDF). Ardea. 1989, 77: 87–97. 
  19. ^ van den Hout, P.J. Dense foraging flotillas of Eurasian coots Fulica atra explained by predation by Ganges soft-shell turtle Aspideretus gangeticus? (PDF). Ardea. 2006, 94 (2): 271–274 [2015-06-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6-10). 
  20. ^ Eurasian Coot (Fulica atra). www.birdwords.co.uk.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英国英语). 
  21. ^ 21.0 21.1 Cramp 1980,第608–609页.
  22. ^ Cramp 1980,第609页.
  23. ^ 23.0 23.1 This Coot has a Secret! - NatureOutside. 20 June 2015 [2024-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9). 
  24. ^ Attenborough, David. The Problems of Parenthood. The Life of Birds. 第9集. 12 记录于. 16 December 1998. BBC One. 
  25. ^ Martin R., Perrow; Schutten, J. Hans; Howes, John R.; Holzer, Tim; Madgwick, F. Jane; Jowitt, Adrian J.D. Interactions between coot (Fulica atra) and submerged macrophytes: the role of birds in the restoration process. Hydrobiologia. 1997,. 342/343: 241–255. S2CID 8235224. doi:10.1023/A:1017007911190. 
  26. ^ Bakker, Brigitte J.; Fordham, Robin A. Diving behaviour of the Australian coot in a New Zealand lake (PDF). Notornis. 1993, 40 (2): 131–136 [2024-08-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1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