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圣斯德望堂 (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圣斯德望堂
天主教香港教区圣斯德望堂
位置 香港新界下葵涌荣芳路14号
国家/地区 香港
所属宗派天主教
官方网站圣斯德望堂网站
历史
创建日期1980年:圣堂建筑竣工
1980年8月6日:升格为堂区
1980年12月26日:祝圣启用
行政
堂区/牧区圣斯德望堂区(下葵涌)
教区天主教香港教区

圣斯德望堂(英语:St. Stephen's Parish)是天主教香港教区新界西南总铎区的一所天主教教堂。位于新界下葵涌荣芳路十四号,于1980年落成。

堂区服务范围

[编辑]
教堂钟楼

圣斯德望堂区服务的范围包括葵芳葵兴葵盛东邨葵盛西邨荔景丽瑶祖尧玛嘉烈医院。为方便教友参与宗教活动,除了圣斯德望堂外,堂区更包括以下的教堂:

圣吴国盛小堂(英语:Saint Peter Wu Guosheng Chapel),位于新界葵涌祖尧邨敬祖路十号(祖尧天主教小学)。1988年至2000年名为真福吴国盛小堂,属下葵涌圣斯德望堂区,于2000年10月1日更名为圣吴国盛小堂。

历史

[编辑]
教堂石志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荃湾葵涌青衣的牧民工作全由葛达二圣堂堂区负责,但因应政府全力发展荃湾成为新市镇,导致居民在短短数年内急速的增加,故此于1978年8月31日,教区委派了杨鸣章神父及玛利诺会士卢乐民神父,到来为下葵涌的居民服务,而葵涌区亦正式从荃湾葛达二圣堂区独立出来,堂区每周的主日弥撒分别在葵芳的守运楼、葵盛的天主教母佑会萧明中学、荔景社区会堂、青衣郭怡雅神父纪念学校及玛嘉烈医院举行。

到了1980年,圣斯德望堂建筑竣工,堂区于是在7月28日从葵芳守运楼迁入现时的圣堂;同年8月6日,下葵涌圣斯德望堂区正式成立,圣堂亦于1980年12月26日祝圣启用,以圣斯德望为堂区主保圣人,由当时香港主教胡振中(已故枢机主教)祝圣。建堂前由万籁寂神父荃湾搬至葵芳守运楼设立牧民中心;同时在荔景葵盛天主教母佑会萧明中学,开设了弥撒中心。

但随著神职人员在过去十多年的不断减少,再加上香港教区对于弥撒中心及各小堂的政制改革。于1999年起, 堂区架构改为“圣斯德望牧民委员会及吴国盛牧民委员会”,堂区议会则由两个牧民委员会中各选出四位,合共八人成立。

建筑风格

[编辑]
祭台
教堂内部

圣斯德望堂于1995年重修,为配合礼仪改革,有以下特点:

改善圣堂内隔音环境以增加礼仪的气氛,使教友在参与弥撒时,更团结共融。

圣所、读经台的位置在一个焦点非常清晰的地方,上方海棠花图案的云顶,特别升高半级,加上光线,令人将视线集中在祭台中央的这一点上,因此祭台的标记非常明显清晰。加上圣堂本身是具有中国、东方味道的特色,因此,在祭台上全选用充满中国特式的红木来做成祭台上“家俱”。祭台本身是用中国式的海棠花图案,以突显中国传统家庭餐桌的特色。

洗礼池在圣堂门与祭台连成一线,互相对称,互相呼应地在圣堂相对著的位置。由洗礼池到祭台参与感恩祭。洗礼池是“多用途”的,可以三种方式进行洗礼:(一)站在洗礼池的“活石”上受洗;(二)以半身站在洗礼池中央受洗及(三)全身浸在水中受洗。

圣堂两旁颜色玻璃窗的改动,大大将圣堂在视觉上加高了空间感,也使整个玻璃窗的全貌得以显示出来,而不像以往的被木板遮住。

主保圣人

[编辑]
圣斯德望

圣斯德望 (Saint Stephen) 是教会首位殉道者斯德望殉道时充满圣神、好像天使的面容、注目向天,说出所见并屈膝跪下祈祷,求上主接纳他的灵魂和宽恕砸死他的人(“主耶稣!接我的灵魂去吧!”;“主,不要向他们算这罪债。”),最后被犹太人用石头砸死。定其庆日于12月26日。

堂区服务人员

[编辑]
主祭坐位和圣体柜
教堂内使用中式设计
教堂内的圣母像
  • 主任司铎:薛卫道神父
  • 助理主任司铎:戴唯微神父
  • 助理主任司铎:谷立言神父

弥撒及礼仪时间

[编辑]
  • 主日弥撒:上午8:00、9:30、11:00(粤语)
  • 星期六主日提前弥撒:下午8:00(粤语)
  • 平日弥撒:上午7:15(粤语)

圣吴国盛小堂

[编辑]
  • 主日弥撒:上午8:00、10:00(粤语)
平日彌撒:(二、四)上午7:15(粵語)

圣堂开放时间

[编辑]
  • 星期日:上午 7:15 - 下午 5:00
  • 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 6:45 - 晚上 9:30
  • 公众假期:上午 6:45 - 上午 9:00

堂区刊物

[编辑]
  • 恩讯:堂区刊物,不定期出版,由圣斯德望堂堂区资讯通讯及宣传组制作及印刷。

邻近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