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收视
惯性收视是一个电视词汇,其指惯性消费模式对本地电视业的影响与价值。惯性收视指电视观众在选择电视频道时出现习惯性的消费模式。[1]
此情况有部份来自观众的生活习惯,不少中老年香港电视观众如常固定于单一电视台无綫电视(TVB)中的翡翠台,不过近年随著观众观看电视的模式转变,如不会固定按电视台时段观看节目,加上OTT平台和互联网的崛起,观众得以有更多的途径接触其他资讯。
消费惯性源自,权威、从众、经验。由明星带起的宣传效果[2]、亲朋戚友及社会的互相感染[3]、品牌过往的质素(如商品质素、企业责任)[4][5]。
简介
[编辑]在香港,惯性收视的认同者表示此为影响本地电视业的收视比率的一个因素,如此有指已停播的亚洲电视(ATV)因为“不享有惯性收视”,而收视低。虽然惯性收视在香港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从没有人实际地投入资源以科学解决此分争,此话包括支持及反对“惯性收视”理论之徒。
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不是全都由质素主宰,因为还有很多未知因素。免费电视台的服务性质与质素相近,电视台人才不时转投其他阵营。2009年无线《绝代商骄》与2000年亚视的《世纪之战》的第五集卖伞一幕的商业理论及其表达手法,有很多“雷同之处”。1992年无线电视巨作《大时代》的监制韦家辉为亚视制作“似乎是《大时代》续集的剧集”的《世纪之战》和《大时代》主角相同,都是刘青云和郑少秋。张家辉在《最佳男主角》中表示:“在间隔台(亚视)演得再好也没人看。”(收视低)
在约定俗成的习惯下,及媒界宣传的环境下,港人习惯看TVB电视台。香港有电视的食市多数都是看无线电视的翡翠台或者是高清翡翠台;报纸的娱乐版及杂志报导无线情况远多于报导亚视。生活环境及常见例子下,港人是完全没有“惯性的消费模式”的可能性不大。[6]
香港不少的酒店、家居都把电视设成“一字无线、二字亚视”。亚洲电视官方节目表示电视遥控“二字”为亚视,暗示“一字”为无线。以上电视台的行为,只是反映出半世纪以来的电视观众的惯性问题。[7]《雷霆扫毒》中,陈家碧教陈家俊用电视遥控看电视时说:“按一字就有电视看(粤语:㩒一字就有电视睇)”。《读心神探》中,姚学琛讲心理学其中的理论时说:“人一般看到物体时是先看其左上方”。在此则电视遥控选台按钮左上方的“1”字,加上电视遥控的设定习惯。人们按下“一字就是无线”的机会较其他可能性为大。而两大电视台在节目中都有提及本讯息,可见本地电视业的消费模式都出现心理因素。
背景及近况
[编辑]1957年,香港首间电视台丽的映声(亚洲电视前身)是以有线接驳,并须付费才可以看到。1967年,无綫电视启播,是不用铺线及付费,观众只要有一部电视机以及接收天线,便可收看无綫的节目,故迅速吸引大批观众,亦使电视娱乐迅速普及。因此大多数港人初次接触的电视台,并非香港首间电视台丽的,而是无綫。而且无綫启播后,连丽的观众也持续过档无綫,港人亦因此养成“看电视即是看无綫”的习惯。丽的映声要到1973年才由有线接收转为无线接收,转型期间,还因当时技术所限,须停播1个月以作过渡,此空白期更进一步把观众推向无綫,包括丽的原有观众在内的广大市民纷纷转为收看无綫电视,甚至出现购买电视机的潮流。但丽的转型后,收视仍然远不及无綫。普遍分析认为,港人看电视只看无綫的惯性,无綫的惯性收视优势,此时已形成,且已根深蒂固,维持至今。除此之外,由于无綫电视的频率较亚洲电视的为低,因此人们便惯性的看第一台,即顺序扫台的翡翠台(另有说是因为当时无綫的讯号接收较亚视佳所致)[8]。
丽的,及后改称亚洲电视,多年来利用各种方法,例如由萧若元发起“千帆并举”计划加强制作;1980年代末由周梁淑怡主政时,从无綫电视以高薪聘请职员及艺员;以致购买内地改编剧集《还珠格格》、英国游戏节目《百万富翁》的版权,该等行动都一度改善亚洲电视的收视率,甚至取得收视优势。但节目完结过后,亚洲电视的收视优势皆随之而去。有人将这个现象归咎于“惯性收视”,而不是亚洲电视的失误。而根据杜耀明在2009年的研究显示,无线与亚视各占本地粤语频道的巿场份额,由1994年的七三之分,降至1999年的八二之比,2007年更变成的九一之比,认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十分明显。[9]
亚洲电视前制作人萧若元,经常对外声称,多年前无綫电视曾因发射站故障,令所有观众未能收看该台节目10分钟,画面只有雪花(无讯号画面),仍成功取得55%收视[10],即逾半观众,即使无线画面只有雪花,也仍不转台,足以反映惯性收视。
另一普遍现象在于两台同时直播相同节目,收视率仍悬殊。例如烟花汇演、沈殿霞追悼会、港台节目、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礼、突发事件直播、特首答问大会等,两台即使共用同一组讯号及画面,收视都可以有天壤之别。即使港台皇牌节目轮流在两台相类时段播放,仍难逃惯性收视的厄运,例如《头条新闻》、《议事论事》、《警讯》等,两台收视比例仍达九一之比;《头条新闻》于2009年4月10日播出二十周年特辑“七百万零一夜”,前任主持林旭华在模仿《百万富翁》的问答游戏节目,回答问题“头条新闻播出二十年来受过最大的惩罚是甚么?”,其答案是“节目在亚视播出”,以此幽本节目一默[11]。
无綫电视在其官方网站中亦承认该台拥有惯性收视,并指出其中一个原因是“庞大的资深演员阵容”[12]。
两台旗下英文台同样有严重惯性收视问题。每年公布英文台最高百大收视节目均由无綫明珠台包揽,亚视国际台总是一个都不入,收视经常徘徊不足一点,即使街知巷闻的剧集《甜心俏佳人》、《超人外传》、《异世奇人》、《大卫牙擦骚》、《60分钟》等亦如是。由于两台没有太多本地制作,主要依赖相同来源的外购片商,显然与质素无关,然而收视依然悬殊。亚视曾豪花银弹大手买入大批A级荷理活制作,并开拓每晚之“双语930”时段,推出多个系列,例如二战系列、浪漫系列等,但仍不得要领,最终被逼放弃至今。
2007年末,香港开始数码电视广播,数码电视各频道均有指定频道编号 (逻辑频道编号,Logical channel number,简称LCN),尽管亚视选择了“1”字为首的编号,其中本港台编号更是“11”,希望籍此把约定俗成逾30年的“二字亚视”改变成“一字亚视”,但还是没有扭转广大观众的收视习惯。
2010年11月28日晚上,无綫电视播映《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大结局,录得平均44点,最高47点,即约300万观众[13],亚洲电视本港台于同一时段宗教节目《恩雨之声》罕有录得0收视点(少于半点不作计算),这成为一个具争议性的例子。有舆论甚至指亚视是香港之耻辱,应尽速结业停播。
2015年4月1日,香港政府通讯事务管理局宣布,亚视牌照不予续期。2016年4月2日,亚视停播,延至9月5日,公司结束。同时,ViuTV、港台电视、奇妙电视3家电视启播。开播时,虽然ViuTV制作的真人show节目如《跟住矛盾去旅行》、《G1格斗会》一度引起坊间讨论,但首播时收视却远远不及无綫电视。而港台电视及香港开电视,瞩目程度远不及ViuTV,坊间及传媒亦甚少提及,收视经常徘徊0至1点。有分析认为“惯性收视”现象并未因新免费电视台加入而打破。
2018年6月,电讯盈科取得2018俄罗斯世界杯香港区独家播映权,其中19场放在ViuTV直播,为无綫电视自1970年以来,不曾直播任何世界杯赛事。开幕后,每逢ViuTV有份直播的时段,收视皆抛离无綫电视。其中在决赛,ViuTV更是取得自开台以来的最高收视,使无綫电视同时段只获得2点收视。然而,当ViuTV没有直播赛事时,收视优势皆随之而去,尤其在世界杯完结后,足以反映惯性收视。
2021年7月23日晚上6:59至10:54,翡翠台、ViuTV、香港开电视同时直播《2020年东京奥运开幕典礼》,根据CSM媒介研究的数据,有72%观众仍然选择收看翡翠台,平均收视14.2点,而ViuTV平均收视5.3点,开电视平均收视1.3点。7月26日晚上8:15,直播男子个人花剑香港选手张家朗击败意大利选手加路素,夺得香港第二个奥运金牌的直播赛事,翡翠台平均收视20.2点、最高21.1点(观众高达140万),ViuTV平均收视8.9点,开电视平均收视2.9点。8月8日星晚上7:02至9:17直播《2020年东京奥运闭幕典礼》,翡翠台平均收视16.2点,ViuTV平均收视5.6点,开电视平均收视4点。证明众多电视台播放相同节目甚至相同画面的情况下,无綫收视仍以倍数抛离他台,反映惯性收视仍然存在。
2022年4月30日,翡翠台、ViuTV、香港开电视同时直播《2022行政长官选举答问会》,翡翠台平均收视11.1点,ViuTV平均收视1.0点,开电视平均收视0.8点。[14]
惯性收视的论点
[编辑]在心理学和市场学角度,消费模性普遍都出现惯性,尤其一些长久建立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在每个行业、服务、国家都会出现,并非所谓某地区、某服务、某频道独有,并非独特的现象,难以定性为个别现象。不同的电视频道都会存有“惯性收视”,问题是实际上的比例之差。
节目的质素无法量化,“质素”的定义亦无法确定,质素与收视的关系更难以说清。例如无綫电视的三个新闻节目,在香港电台主办的“2005电视欣赏指数调查”中,“欣赏指数”分别是全港三甲,但该三个节目收视率并非收视率排名的前列。故所谓“有质素”的节目亦不一定是观众所喜欢收看的节目[15]。
有指无綫电视和亚洲电视在同一时段播映同一节目,而无綫收视通常较高。而收看模式更不一定以每个节目来选择,可以整个频道来选择(史文鸿引述这称为“垂直收看”)。亦有称就算无綫电视播放“雪花”(无讯号画面)也有五成多收视率,故等如存在“惯性收视”,此现象仍值得深思。
参考资料
[编辑]- ^ 香港廣播業的困局與未來發展的路向 (PDF). 社区发展动力培育. [2022-09-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14).
- ^ 陈百祥称台庆收视跌会跪回家 成炮轰箭靶.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 ^ 「萬千熄機賀台慶」 電視迷誓要終止慣性收視 尋800收視調查戶.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9).
- ^ 無綫捐310萬做善事副本.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0).]
- ^ 存档副本.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 ^ 毕明:〈惯性收视之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亞視硬膠生日歌 一哥啟泰藐晒. [2013-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2).
- ^ http://hk.news.yahoo.com/071006/12/2h0ur.html[失效链接]
- ^ 杜耀明. 沒有競爭的日子 — 從亞視風雲看廣播政策失效. 香港电台. 2009-01-14 [2022-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1).
- ^ 口述:萧若元,笔录:朱倬谊. 細台難打持久戰 元憶錄:麗的游擊隊三斬無綫. 苹果日报. 2007-06-07 [201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2).
- ^ 香港網絡大典,《頭條新聞》條目,2009年事件─最大懲罰. [2017-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 ^ 法证先锋II - 必睇场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vb.com
- ^ 300萬人捧《義海》結局 ATV零收視. 苹果日报. 2010-11-30 [202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9).,
- ^ 黄梓恒. 三台收視報告|《金宵大廈2》全劇成績令人意外 《勁騎26》有驚喜. 香港01. 2022-05-03 [2022-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7) (中文(香港)).
- ^ 「2005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 [2006-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5).
外部链接
[编辑]注:以下并非“惯性收视”的研究,但使用了“惯性收视”一词,并没有对“惯性收视”一词作出任何证明和分析。
- 香港网络大典上的相关条目:惯性收视争议
- 亚视vs无线 - 如何打破惯性收视的困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独立媒体
- 求变创新 亚视求打破惯性收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 第二章:香港电视节目惯性收视与欣赏指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史文鸿,香港理工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首席讲师
- 《新闻传媒改革论坛》- p.2.电视市场发展的限制,崔少明,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顾问
- 《港台引入欣赏指数的由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电台
- 亚洲电视节目《黄霑香港情之今时往日》第十二集《我爱公仔箱》
- 林奕华. 等待香港:我與無綫的恩恩怨怨.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年. ISBN 9787308076722.
- "TV Viewing Habit Result and Analysis" - http://liubei.tripod.com/tvresear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