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举办布列敦森林会议的华盛顿山旅馆
“Bretton Woods system”的各地常用译名
中国大陆布雷顿森林体系
台湾布列敦森林制度[1][2]
港澳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列敦森林制度(英语:Bretton Woods system)是1944年7月至1973年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加入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中心的货币制度[3]

布列敦森林协定对各国就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之措施及相应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该协定源自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夏州布列敦森林公园内的华盛顿山宾馆英语Mount Washington Hotel召开联合国和盟国货币金融会议,其会议称为“布列敦森林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协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列敦森林协定》(英语:Bretton Woods Agreements,或译为布列敦伍兹协定、布列敦伍德协定)。

布列敦森林制度正式形成,但却因为多次爆发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制度本身不可解决的矛盾性,布列敦森林制度于1973年宣告结束[4]

历史

[编辑]

开始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国际贸易进行大受影响,致使各国在将其货币兑换黄金时,发生困难,造成金本位制度崩溃。1929年又发生经济大萧条,再来于1939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加强国际经济合作,重建国际货币秩序,恢复国际贸易的自由进行,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列敦森林的华盛顿山旅馆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以建立国际货币与金融交易的标准和讨论战后重建问题。

结束

[编辑]
  • 20世纪50至60年代,欧洲多国经济渐复苏,认为固定汇率对自己国家不利,于是开始利用制度换取较为保值的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开始流失,迄今为止,美国已流失了其三分之二的黄金储备(美国原占有全球黄金储备的75%),但美国至今还是全球第一黄金储备大国。
  • 20世纪60至70年代,爆发多次美元危机,其后以1971年12月“史密松宁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国联准会拒绝向他国的中央银行出售黄金,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至此名存实亡。[5]

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由于受投机商冲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布列敦森林制度至此完全崩溃。但直至1976年国际社会间才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

布列敦森林制度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继续存在至今,并发挥重要的国际作用。布列敦森林制度的结束,也导致了今日美元与黄金的常态的反比例走向状况,除特殊情况导致同升同跌外。

协定内容

[编辑]
  • 成立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功能乃从事对欧洲重建的贷款事宜,并且帮助这些国家处理未来可能遭遇的财政问题,并帮助低度发展的经济体系合并成为世界性资本经济体,且其他功能是担保或供给会员国长期贷款,以促进会员国资源的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的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的维持。[6]
  • 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其组织根据1944年7月四十四个国家在美国布列敦森林达成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greement),于1946年2月正式成立,3月开始正常运作,其主要是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采取“基金制”,它对于会员国具有资金融通、提供资料及建议、规划汇率与外汇管制措施,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多种功能,且可以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的逆差提供信贷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的宗旨在于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货币合作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以维持汇率的安定,扩展国际贸易,提高就业水平与实质国民所得,并以资金供给会员国调节国际收支的暂时性不平衡,而后来并增列减轻贫困之目标。[7]

“布列敦森林制度”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 取消经常帐户交易的外汇管制。
  • 实施“固定汇率”使美元与黄金挂钩,使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即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

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责任

[编辑]

美国的基本责任有两点:

  1. 联准会保证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协定成员国对美元的信心。
  2. 提供足够的美元作为国际清偿手段。

优点

[编辑]
  1. 建立了以美元和黄金挂钩和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 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弥补了黄金的不足,提高全球的购买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

缺点

[编辑]
  1. 美元供给过多则不能保证全部都能兑换黄金,供给不足则国际清偿手段不足,此即特里芬两难
  2. 美元的清偿能力和对美元的信心构成矛盾,表现为美元的国际货币储备地位和国际清偿力的矛盾、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之间政策协调的不对称性以及固定汇率制下内外部目标之间的两难选择等。
  3. 其他各国中央银行需要有足够的国际准备金以干预汇率,因而丧失货币市场的自主性,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国际景气波动的干扰。
  4. 汇率体制僵硬,无法通过汇率浮动自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责任主要落在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一方,牺牲了它们的经济发展。国际货币基金可对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或国际准备流失的国家,促其采紧缩政策或贬值措施;但对国际收支有盈馀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却无法要求他们采取扩张性政策或升值措施。例子如:美国。在布列敦森林协议下,每盎司黄金固定兑换35美元,即使美元价值被高估亦不得贬值。当美国在1960年代为降低国内失业而采取宽松性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被高估的基本失衡。但由于国际收支盈馀国家不愿意升值,布列敦森林协议机制并无法调整,到了1960年代时美国出现了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外国中央银行乃持有大量美元,且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性逐渐遭受怀疑,导致各国中央银行将持有的美元兑换成美国的黄金准备,使得美元的黄金准备存量逐渐减少,并造成晚期黄金的抢购热潮。
  5. 只能适用于当时战后的经济结构,无法适应于经济结构改变的全球情况。

后布列敦时代

[编辑]

历史

[编辑]

1960~70年代爆发多次美元危机,1971年12月,美国总统尼克森颁布法令,宣布美国联准会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被称作“尼克森冲击”。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受投机客打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列敦森林制度完全崩溃。全球主要货币进入全面自由浮动的时代,亦称为“后布列敦森林时代”[5]

特点

[编辑]

后布列敦时代的全球货币金融体制有三个特色

  1. 美元发行后不再跟黄金兑换有挂勾,意味著抛弃原布列敦森林制度的黄金美元本位。
  2. 美元与各国的货币的兑换汇率不再采固定汇率制,而是改采“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3. 美元依然是世界货币体系的基准,因为美国在全球经济面上,还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所以仍旧维持美元体系。(补充:在1971年的尼克森震撼后,全球的货币市场在70年代末期又再遭遇到两次的石油危机、恶性通膨、汇率大幅波动,结果引发世界经济的严重衰退。在当时,法国曾经批判‘美元独占龙头’不合理的货币地位,但这个假说经过多方研究并没有获得证据支持[8]。另外,因其他国家始终找不到可解决现况的替代方案,所以只好将就接受美元仍为世界货币体系的基准,此基准也一直沿用到今日。)[9]

影响

[编辑]

因为美元不需再与黄金存量有任何挂勾,所以后布列敦森林体制解决了美国黄金存量渐渐不足的窘境,美国不再需要流出黄金便能发行美元,而且在布列敦森林体制下,随著各国的经济规模扩大,美元必须被动的增加它的发行量去因应,但释出美元也就等于流出黄金,只会让原本就面临黄金存量不足的情况更持续恶化,而后布列敦时代时,美国要发行美元不再需要跟各国经济规模同步,甚至可以有“主动”超额发行货币的空间,所以造成美元的发行被形容成有如脱缰的野马,甚至扩大了原本全球美元体制的缺陷。[10]

固定汇率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美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经济体,且拥有世界黄金的大部分存量,故布列敦森林协议中,美元正式取代黄金的地位(称金本位),以每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将美元转换为黄金作基础,但仅限外国政府及中央银行。[11]

历史

[编辑]

开始

[编辑]

布列敦森林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是将国际货币系统建立在一个与黄金固定的交换标准上,透过将美元与黄金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比例(一英两黄金定价为三十五美元),每个会员国的货币价格也都与美元(也就是与黄金维持)一定的比例,如此来决定各国汇率。实质上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它兼有固定汇率与弹性汇率的特点,允许各国的汇率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浮动,而在短期内汇率须保持稳定,类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但它又允许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随时调整,这一点又类似弹性汇率,但一旦决定下来就不能随意更改,若当本国的货币浮动会超过或威胁到此一范围,则本国的中央银行必须出面干预,以使汇率维持在稳定的水准,即是透过各国中央银行藉著购买或出售美元兑换其本国通货以维持汇率在一定水准之上,固定汇率的基础系借由各国中央银行透过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买卖美元)来达成。[12]

崩溃

[编辑]

在欧洲经济体系复苏后,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变成赤字。一直到1958年以后赤字就渐渐的扩大再加上到了60年代末期,汇率的浮动,变的越来越明显,所以固定汇率有开始松动的迹象。后来由于美国长期的贸易逆差,导致黄金大量外流,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森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兑黄金,布列敦森林制度崩溃,已名存实亡,被称作“尼克森冲击”,但由于美元仍是关键货币,任由美元浮动将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因此美国与各主要工业国家先后举行一连串的双边及多边会议,直到1971年12月十国集团达成了“史密森协定”,宣布美元贬值,由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调整到38美元,汇兑平价的幅度由1%扩大到2.5%,但英国于1972年弃守英镑维持固定定平价的义务,使得由史密森协议发生动摇。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日本宣布,日圆实施浮动汇率,而到了3月,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例如:西德、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与丹麦六国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这时,对主要国家而言,国际金融体系已算是进入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彻底瓦解。 理论上,在浮动汇率制度的运作下,汇率应该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不过,因为一国汇率升贬与经济贸易及其资本移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即使是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各国中央银行仍不可能完全放弃对汇率的控制,而中央银行于必要时,仍可加以干预或调整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The Managed Float Exchange Rate System)。[13]

对美国的影响

[编辑]

因美国在战争时对战争物资需求的增加,刺激了生产力,因此大战结束时美国拥有全世界70%的黄金储存量,美国向其他国家承诺他国央行可随时将持有的美元以三十五美元向美国兑换一英两黄金。由于美元的价值与黄金交换比率固定下来,又可随时兑换为黄金,因此美元就取代黄金,变成国际贸易中主要的交换媒介。美元变成了世界货币,从而促使美国资本家在战后到全世界各地展开大规模投资。

各国于此时期的固定汇率

[编辑]

以下日期为该汇率发布之日; "*"表示IMF提供的浮动汇率[14]

英国于1972年弃守英镑维持固定定平价的义务。

日期 # 英镑兑1美元
1945年12月17日
1949年9月18日 1/2.8 = 0.36
1967年11月17日 1/2.4 = 0.42

1973年3月,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例如:西德、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与丹麦六国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

日期 # 法郎兑1美元 Note
1945年12月7日 119.11 1英镑 = 480法郎
1948年12月26月 214.39 1英镑 = 864法郎
1948年10月18日 263.52 1英镑 = 1062法郎
1949年4月27日 272.21 1英镑 = 1097法郎
1949年9月20日 350 1英镑 = 980法郎
1957年8月10日 420 1英镑 = 1176法郎
1958年12月17日 493.71 1法郎 = 1.8毫克黄金
1960年1月1日 4.9371 1新法郎 = 100旧法郎
1968年8月10日 5.48 1新法郎 = 162毫克黄金

1973年3月,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例如:西德、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与丹麦六国等等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

日期 # 里拉兑1美元 备注
1946年1月4日 225
1946年3月26日 509
1947年1月7日 350
1947年11月28日 575
1949年9月18日 625
日期 # 比塞塔兑1美元 备注
1959年7月17日 60
1967年11月20日 70 与英镑贬值
1998年12月31日 142.734* 比塞塔最后一日流通,1999年1月4日起改用欧元

备注:2007年GDP为$1.361万亿美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73年3月,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例如:西德、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与丹麦六国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

日期 # 荷兰盾兑1美元 备注
1945年12月27日 2.652
1949年9月20日 3.8
1961年3月7日 3.62

1973年3月,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例如:西德、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与丹麦六国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

日期 # 比利时法郎兑1美元 备注
1945年9月7日 43.77
1946年 43.8725
1949年9月21日 50
日期 # 希腊德拉克马兑1美元 备注
1954年 30
1998年12月31日 281.821* 希腊德拉克马最后一日流通,1999年1月4日起改用欧元

备注:2007年GDP为$0.327万亿美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日期 # 瑞士法郎兑1美元 备注
1947年12月27日 4.30521 1英镑=17.35瑞士法郎
1949年9月 4.375 1英镑=12.25瑞士法郎
1998年12月31日 1.377* 1英镑=2.289瑞士法郎
2008年12月5日 1.211* 1英镑=1.778瑞士法郎

备注:2007年GDP为$0.303万亿美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73年3月,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例如:西德、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与丹麦六国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

日期 # 丹麦克朗兑1美元 备注
1945年8月 4.8
1949年9月19日 6.91 与英镑贬值
1967年9月21日 7.5
日期 # 芬兰马克兑1美元 备注
1945年10月17日 136
1949年7月5日 160
1949年9月19日 230
1957年9月15日 320
1963年1月1日 3.2 1新芬兰马克=100旧芬兰马克
1967年10月12日 4.2
1998年12月31日 5.084* 芬兰马克最后一日流通,1999年1月4日起改用欧元

备注:2007年GDP为$0.188万亿美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日本宣布,日圆实施浮动汇率,即不再实施固定汇率。

日期 # 日圆兑1美元
1946年8月 15
1947年3月12日 50
1948年7月5日 270
1949年4月25日 360
1971年7月20日 30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布列敦森林制度. 乐词网. 国家教育研究院. [2024-12-28] (中文(台湾)). 
  2. ^ 1971年8月15日尼克森關閉「黃金窗口」、終結「布列敦森林制度」!. 中央银行 货币金融知识专区. [2024-12-28] (中文(台湾)). 
  3. ^ 凤凰网财经频道:布雷顿森林体系. [2015-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8). 
  4. ^ 布雷顿森林体系已进入中美时代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04-23.,亚太日报,2013年4月22日
  5. ^ 5.0 5.1 中时电子报 后布列敦森林时代 小档案
  6. ^ 南方网:世界银行成立的背景
  7.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设与体制—兼论台湾与基金组织之关系
  8. ^ Margaret Garritsen de Vries,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66–1971 [1]
  9. ^ 货币战争 后布列敦森林时期 脱缰的美元
  10. ^ 货币战争 后布列敦森林时期 脱缰的美元
  11. ^ 与美元脱钩40年 黄金涨49倍(美国债务相关新闻)
  12. ^ Yesfx Global invest 浅谈布列敦森林协定
  13. ^ Yesfx Global invest 浅谈布列敦森林体系
  14. ^ Data & Statistics supplied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eb site. [2010-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7-06-14). 

延伸阅读

[编辑]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