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士林街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士林街
七星郡的街
1920年—1945年

士林街管内略圗
国家七星郡
面积 
• 1938年
64.33平方千米(24.84平方英里)
人口 
• 1938年
46412
政府
庄长(1920-1933年)
街长(1934-1945年)
 
• 1920年-1922年
何庆熙
• 1940年-1945年
小林章
历史 
• 成立
1920年
• 废除
1945年
行政分区18大字
继承
士林镇
今属于台北市士林区
北投区

士林街(日语:士林街しりんがい Shirin gai)为台湾日治时期士林地区之行政区划,为台北州七星郡重要城镇。士林街之区划名称为1920年(大正九年)所制定,因包含洲美地区,面积较今士林区大。该境域在史前时期为芝山岩文化发源地,在清朝称“八芝兰”,而士林之名因“下树林”及该地区“寓有士子如林”而转称。

在1920年至1933年间为士林庄,在1933年升格为士林街之后,直至1945年中华民国时期后,士林名称仍旧沿用,仅将“街”改为“镇”。1949年,士林镇改归阳明山管理局所管,1968年才归台北市所管,仍称士林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倪蒋怀1937年作品〈七星夕照〉,描绘从士林天母附近眺望草山的风景

士林地区在清治时期及日治时期初期属芝兰一堡芝兰二堡街庄,在1895年6月隶属“台北县直辖”,在1897年7月1日隶属“士林辨务署”。1898年6月28日,士林辨务署被并入台北辨务署,改为士林支署。1901年11月11日,台湾的行政区划改为二十厅,士林地区隶属“台北厅士林支厅”。1901年12月17日,台北厅划分为39个区,士林地区被划分为第9、12、14区[1]。1902年7月31日,芝兰一堡实施街庄整并[2]。1904年4月1日,芝兰二堡实施街庄整并[3]。1905年4月19日,士林支厅的东势庄改为“下东势庄”,以区别锡口支厅的顶东势庄[4]。1906年1月1日,台北厅改设置以地名称呼的28个区,士林地区被划分为士林区、社仔区、和尚洲区[5]。此时的街庄如下:

  • 芝兰一堡:士林街、林仔口庄、福德洋庄、石角庄、湳雅庄、洲尾庄、三角埔庄、下东势庄、公馆地庄、永福庄、双溪庄、坪顶庄、菁𬒈庄、草山庄、七股庄、社仔庄、溪洲底庄
  • 芝兰二堡:和尚洲中洲埔庄[6]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区废除,街庄改为大字;前述18街庄合并为台北州七星郡“士林庄”,辖域内分为士林林子口福德洋石角湳雅洲尾三角埔下东势公馆地永福双溪坪顶菁𬒈草山七股社子溪洲底和尚洲中洲埔等18个大字。1933年12月20日,士林庄升格为“士林街”。

  • 林子口大字下有“林子口”、“溪洲子”小字名
  • 福德洋大字下有“福德洋”、“旧街”、“洲尾头”、“山子脚”、“下树林”小字名
  • 石角大字下有“员山子脚”、“大石角”、“玉稠湖”小字名
  • 湳雅大字下有“湳雅”、“德行”小字名
  • 三角埔大字下有“大稻埕”、“三角埔”、“玉潮坑”、“猴洞”小字名
  • 社子大字下有“三角埔”、“社子”、“葫芦堵”、“后港墘”、“渡子头”小字名
  • 溪洲底大字下有“溪洲底”、“溪沙尾”、“溪洲子”、“仑子顶”小字名
  • 双溪大字下有“内双溪”、“外双溪”小字名
  • 公馆地大字下有“新安”、“烧焿寮”、“尾仑”小字名
  • 永福大字下有“拔子埔”、“庄子顶”小字名
  • 坪顶大字下有“大平尾”、“狗殷勤(台湾话Káu-un-khûn)”小字名
  • 菁𬒈大字下有“头湖”、“大庄”、“竹篙岭”、“番子树空”小字名
  • 草山大字下有“草山”、“山子后”、“山猪湖”、“冷水坑”、“磺溪内”小字名[6]

二战后,士林街在1946年1月16日改为“士林镇”,隶属台北县七星区,1947年1月改隶淡水区。1949年8月26日,成为台北县阳明山管理局士林镇。1968年7月1日,成为台北市“士林区”。1990年3月12日,台北市16区重组成12区时,洲尾(已经改名洲美)划入北投区。

士林街行政区划变迁
1901年 1906年[5] 1920年-1933年 1990年
[1] 街庄[2][3] 街庄 街庄 大字
第9区 士林街 士林区 士林街 士林庄 士林 士林区
林仔口庄 溪洲仔(部分) 林仔口庄 林子口
福德洋庄(部分)、士林旧街、洲尾庄(部分)、山仔脚庄 福德洋庄 福德洋
大石阁庄、东势庄(部分) 石角 石角
湳雅庄 湳雅庄 湳雅
洲尾庄(部分) 洲尾庄 洲尾
三角埔庄(部分) 三角埔庄 三角埔
东势庄(部分) 下东势庄 下东势
公馆地庄(部分) 公馆地庄 公馆地
永福庄(部分) 永福庄 永福
内双溪庄、双溪半岭庄、双溪口庄 双溪庄 双溪
坪顶庄(部分) 坪顶庄 坪顶
菁𬒈庄(部分) 菁𬒈庄 菁𬒈
草山庄 草山庄 草山
七股庄 七股
第12区 后港墘庄、葫芦堵庄、渡仔头庄、三角埔庄、社仔庄 社仔区 社仔庄 社子
溪洲底庄、溪洲仔庄、溪沙尾庄 仑仔顶庄 溪洲底庄 溪洲底 北投区
第14区 和尚洲中洲埔庄 和尚洲区 和尚洲中洲埔庄 和尚洲中洲埔 士林区

街庄长

[编辑]
任数 姓名 肖像 出身 就任 离任 备注
1 何庆熙 台北 1920年12月 1923年 士林庄长
2 吴文明 台北 1923年 1927年
3 潘光楷 台北 1927年 1933年
4 1933年 1937年 士林街长
5 山下义清 台北 1937年 1938年
6 三浦菊平 鹿儿岛 1938年 1940年
7 小林章 和歌山 1940年 1945年

第1届士林街协议会员

[编辑]
  • 民选:郑士印、金崎清太郎、李万金、陈阿本、曹鸿模、许受款、何开盛、赖有土、曹天荣、简万诠
  • 官选:石原静二、松本邦一郎、平户吉藏、何戊癸、林振声、许金梯、金城政厚、李玉聪、李金士、吴万水

大事记

[编辑]
  • 1921年,“八芝兰公学校”改名为“士林公学校”。
  • 1922年,士林信用组合由当时之士绅郭邦光等发起筹设创立于士林慈𫍯宫西厢。“士林信用组合”即今士林区农会前身。1922年3月10日营业。士林至草山道路铺设柏油。
  • 1926年,士林庄长潘光楷接手管理士林文库。
  • 1929年,设立芝山岩神社,以祭祀1896年被反日乡勇杀害的六氏先生
  • 1930年,士林图书馆成立于士林公学校南邻的士林庄公会堂(中山堂)2楼,士林庄长潘光楷兼任第一任馆长。
  • 1933年,士林庄升格为士林街。
  • 1937年,横跨基隆河的士林吊桥(社子吊桥)开始动工兴建,
  • 1938年,士林街设立第一家戏院士林戏院,院址位于今智勇里大西路,主持人为陈查某
  • 1938年8月10日,为彻底推行皇民化运动,迫使士林街焚烧神像一千馀件,规定居民改悬日本神像。
  • 1939年3月,士林吊桥竣工启用。

交通

[编辑]

经济

[编辑]
  • 农产
  • 畜牧业
  • 制纸业:台湾制纸会社

设施

[编辑]

机关

[编辑]

教育

[编辑]

其他

[编辑]
  • 士林公会堂
    原士林公会堂
  • 士林食料品小卖市场:1915年设立[8]
    士林公有市场
  • 士林家畜市场:1930年设立[8]
  • 士林家畜市场社子分场:1931年设立[8]
  • 士林街图书馆:1930年设立[8]
  • 士林街运动场
  • 士林街游泳池
  • 士林街水浴场:位于外双溪水源地[8]
  • 台湾制纸株式会社(今士林纸厂
    士林纸厂
  • 台湾畜产兴业株式会社台北制革工场(原址为中国电影文化城
  • 日本石油株式会社士林油槽所[9]
  • 士林自动车商会
  • 士林信用购买贩卖利用组合(今士林区农会)

观光

[编辑]

名产

[编辑]
  • 杂货:叠纵糸、士林刀、板纸、竹细工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臺北廳令第2號 街庄長管轄區名改正. 台北厅报. 1901-12-17. 
  2. ^ 2.0 2.1 臺北廳告示第144號. 台北厅报. 1902-07-31. 
  3. ^ 3.0 3.1 臺北廳告示第五十一號 芝蘭二堡・芝蘭三堡・興直堡・擺接堡・大加蚋堡ノ内左ノ通街庄名竝區域ヲ改正ス. 台北厅报. 1904-03-27. 
  4. ^ 臺北廳告示第77號 本廳街庄ノ名稱中左ノ通改正ス. 台北厅报. 1905-04-19. 
  5. ^ 5.0 5.1 臺北廳令第11號. 台北厅报. 1905-12-27. 
  6. ^ 6.0 6.1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
  7. ^ 台湾水道研究会. 臺灣水道誌. 1941.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士林街役场. 士林街要覽. 1938. 
  9. ^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递信部. 電話帖 台北州下各局.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