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信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信任存在于人际关系中。人类具有信任和判断可信赖性的天然倾向。这可以追溯到人类大脑神经生物学结构和活动。一些研究表明信任可以改变,例如通过应用催产素[1][2]

社会背景下,信任有多种含义。[3] 信任的定义[4][5]通常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情况:一方(委托人)愿意依赖另一方(受托人)的行为,并且这种情况通常是针对未来的。此外,委托人(自愿或被迫)放弃对受托人所执行行为的控制。因此,委托人不确定对方行为的结果;委托人只能发展和评估期望。这种期望是针对受托人的动机而形成的,取决于他们的特征、情况和相互作用。[6] 如果受托人不按预期行事,则不确定性源于对委托人的失败或伤害风险。

谈到人与科技的关系时,信任的归属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意向性立场(英语:Intentional stance)[7]表明信任可以有效地归因于复杂技术的人际关系。当前社会科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重新思考技术的快速进步如何影响信任等结构。对于显著改变社会系统因果关系资讯科技来说尤其如此。[8]

在社会科学中,信任的微妙之处是一个持续被研究的主题。在社会学心理学中,一方信任另一方的程度是对另一方诚实公平或仁慈的信念的衡量标准。 “信心”一词更适合用于相信另一方的能力。如果将信任失败解释为能力失败而不是缺乏仁慈或诚实,则可能更容易被原谅。[9]经济学中,信任通常被概念化为交易中的可靠性。在所有情况下,信任都是一种启发法决策规则,允许人类处理需要在理性推理中不切实际的努力的复杂性。[10]

社会学

[编辑]

管理领域中对于人际信任的概念,无论是在人际间、团体队间、组织间的层次上,均具备下列6项特色:

  • 相互依赖性:

相互依赖表示双方之间存在著交换关系,无论交换内容为何,都表示双方至少有某种程度的利害相关,己方利益必须靠对方才能实现。

  • 心理概念:

人际信任的经验是由个人价值观态度、心情及情绪交互作用的结果,纯粹是一组心理活动的产物。

信任他人意谓著必须承受易受对方行为伤害的风险,因此,承担易受伤害之风险的意愿亦是人际信任之核心。

  • 善意:

善意让信任者确信被信任者不会伤害自己且会保护自己的利益,因而愿意信任对方。善意的表现再更进一步就是慈悲心的流露,慈悲心是指被信任者不以自利为导向,而会以信任者或共同利益为优先,善意可以被视为人际信任产生之关键;缺乏善意之信任,只可被视为信心。

如果仅是一厢情愿的相信他人而无任何的怀疑,将会导致危机或加剧信任滥用的情形,当信任者在交换过程中获得被信任者值得信任的证据,如口碑、意图、能力、可靠性,及前述的善意等,然后信任者会依其信任倾向来决定是否信任对方。

个人的情感状态会影响信任经验,并影响对被信任者可信任性的判断。这与前述之理性面向的论点并不矛盾,认知性及情感性的元素同时存在于人际信任之中,如果只有情感而没有理性认知,信任就成了盲目的信心,反过来说,如果只有理性认知而没有情感性元素,则信任只是冷血的预测,因此信任通常是情感及理性思考之混合体。

心理学

[编辑]

在心理学中,信任是社会影响英语Social influence概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为影响或说服一个信任你的人是容易的。因此,这个概念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预测组织(例如:政府机构)的行为。然而,再次感受到诚实,能力和价值的相似性(value similarity, 稍微类似仁爱心)是必要的。若因为明显违反了其中的三个因素而丧失了信任,将很难修复信任。因此,建设信任与破坏信任有一个明确的对称性。

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完成信任的概念和它对社会的影响:

参考文献

[编辑]
  1. ^ Kosfeld, M.; Heinrichs, M.; Zak, P. J.; Fischbacher, U.; Fehr, E. Oxytocin increases trust in humans. Nature. 2005, 435 (7042): 673–676 [2021-12-20]. Bibcode:2005Natur.435..673K. PMID 15931222. S2CID 1234727. doi:10.1038/nature03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2. ^ Zak, Paul; Knack, Stephen. Trust and Growth. Economic Journal. 2001, 111 (470): 295–321. doi:10.1111/1468-0297.00609. 
  3. ^ McKnight, D. H., and Chervany, N. L. (1996). The Meanings of Trust. Scientific repor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9-30.
  4. ^ Mayer, R.C.; Davis, J.H.; Schoorman, F.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 (3): 709–734. CiteSeerX 10.1.1.457.8429可免费查阅. doi:10.5465/amr.1995.9508080335. 
  5. ^ Bamberger, Walter (2010). "Interpersonal Trust – Attempt of a Defini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ientific report,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Retrieved 2011-08-16.
  6. ^ Hardin, Russell. Trust and Trustworthines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02-03-21 [2021-12-20]. ISBN 978-1-61044-2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7) (英语). 
  7. ^ Dennett, D.C. (1989) The Intentional Stance. Bradford Books.
  8. ^ Luhmann, Niklas, 1927-1998. Risk : a sociological theory 1st paperback. New Brunswick, N.J.: Aldine Transaction. 2005. ISBN 0-202-30764-6. OCLC 57422783. 
  9. ^ Nooteboom, B. Trust: Forms, Foundations, Functions, Failures and Figure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7 [29 October 2017]. ISBN 97817819508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3) –通过Google Books. 
  10. ^ Lewicki, Roy; Brinsfield, Chad. Trust as a heuristic. Framing Matters: Perspectives on Negoti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ommunication (Peter Lang Publishing). 2011. 
  11. ^ Barbara Misztal, Trust in Modern Societies: The Search for the Bases of Social Order, Polity Press, ISBN 0-7456-1634-8
  12. ^ Riki Robbins, Betrayed!: How You Can Restore Sexual Trust and Rebuild Your Life, Adams Media Corporation, ISBN 1-55850-848-1
  13. ^ Ed Gerck, in Trust Points, Digital Certificates: Applied Internet Security by J. Feghhi, J. Feghhi and P. Williams, Addison-Wesley, ISBN 0-20-130980-7,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