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齐亚甲龙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齐亚甲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坎潘阶
74.5–72.6 Ma
正模标本的头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科: 甲龙科 Ankylosauridae
亚科: 甲龙亚科 Ankylosaurinae
属: 齐亚甲龙属 Ziapelta
Arbour et al., 2014
模式种
圣胡安齐亚甲龙
Ziapelta sanjuanensis

Arbour et al., 2014

齐亚甲龙属名Ziapelta,意为“齐亚英语Zia people (New Mexico)的装甲”)是甲龙科的一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拉腊米迪亚南部。化石是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坎潘阶科特兰组英语Kirtland Formation发现,并于2014年由甲龙类专长的古生物学家维多莉亚·阿布尔英语Victoria Arbour所命名、叙述。属下包含单一物种:模式种圣胡安齐亚甲龙Ziapelta sanjuanensis)。属名是以当地齐亚族英语Zia people (New Mexico)的宗教太阳图腾为名,这同时也是新墨西哥州州旗上的图案;种名以发现地的圣胡安盆地英语San Juan basin为名。目前已发现大量标本,其中大部分属于动物的前段部位。[1]

成年的齐亚甲龙身长约介于4.6至6.1米长,取决于正模标本是否已完全成长。它是四足步行、身体宽阔、粗壮、具有厚重装甲的植食性动物。嘴部前端覆盖着嘴喙,后部有小型叶状牙齿。颈部有半圆形的装甲环,全身可能都覆盖着装甲或骨板。虽然尚未发现尾部化石,推测尾端也有甲龙科典型的大型尾槌。头骨与身体其他部位骨骼愈合在一块,从而增加了强韧度。[1]

齐亚甲龙属于甲龙亚科,根据不同系统发生学分析研究,它可能与刺甲龙结节头龙最近缘。因为身上沉重的装甲与低矮的身体姿态,齐亚甲龙可能行动缓慢。齐亚甲龙与副栉龙五角龙圆头龙等恐龙共享栖地。

发现及命名

[编辑]
发现地的位置图和地层柱状图

2011年,由罗伯特·苏利文(Robert Michael Sullivan)领导的新墨西哥自然历史与科学博物馆宾州博物馆英语State Museum of Pennsylvania联合考察团队在新墨西哥州比斯第/德纳辛(Bisti/De-Na-Zin)荒野的科特兰组英语Kirtland Formation猎人冲积段(Hunter Wash Member)和德纳辛段(De-Na-Zin Member)发现了数具齐亚甲龙的化石,这些归为新属新种的标本包括:来自德纳辛段的正模标本NMMNH P-644842014-一个完整但缺乏下颌的头骨、前两个颈甲半环部分、数个部分皮内成骨;来自较古老的猎人冲积段的NMMNH P-66930-第一颈甲半环。根据氩元素定年,正模标本头骨出土的地层年代介于7298万至7262万年前之间。标本起初由亚曼达·坎翠尔(Amanda Cantrell)和汤玛斯·索娃佐(Thomas Suazo)进行清复工作,后由赖瑞·莱因哈特(Larry Rinehart)承接。

新墨西哥州旗上的齐亚族太阳图腾,为齐亚甲龙的命名由来

2014年,维多莉亚·阿布尔英语Victoria Arbour、麦可·本斯(Michael Burns)、苏利文、史宾赛·卢卡斯英语Spencer G. Lucas、坎翠尔、约书亚·富莱(Joshua Fry)、索娃佐命名、叙述了模式种圣胡安齐亚甲龙Ziapelta sanjuanensis)。属名的Zia是以“齐亚太阳图腾”为名,为齐亚族英语Zia people (New Mexico)的宗教象征,同时也是新墨西哥州州旗上的图象。种名意指发现于圣胡安县[1]

叙述

[编辑]
复原图

成年的齐亚甲龙身长约介于4.6至6.1米长,取决于正模标本是否已完全成长。它是四足步行、身体宽阔、粗壮、具有厚重装甲的植食性动物。嘴部前端覆盖着嘴喙,后部有小型叶状牙齿。颈部有半圆形的装甲环,全身可能都覆盖着装甲或骨板。虽然尚未发现尾部化石,推测尾端也有甲龙科典型的大型尾槌。头骨与身体其他部位骨骼愈合在一块,从而增加了强韧度。[1]

鉴定特征

[编辑]
甲龙科头甲形状比较;齐亚甲龙为中上和左下

圣胡安齐亚甲龙表现出三种独特的自衍征:吻部头甲(caputegulum)大而突出、大致呈三角形;鳞状骨角深而前弯(测量基部到尖端长10.2公分);颅基后部有三道深凹槽。另一项可能的鉴定特征是颅顶头甲混合了凹、平、凸的不同形式。[1]

齐亚甲龙与另一种同样来自科特兰组的甲龙科结节头龙的差异在于:鳞状骨角边缘更锋利;角尖端更前弯而非下弯;眼窝上的皮内成骨突起更锐利;头甲形状较不规则,顶多为略凸而非锥形,轮廓较矩形而非圆润,其分隔凹槽更深。[1]

分类

[编辑]
齐亚甲龙脑壳(A、B)与包头龙脑壳(C)的比较

齐亚甲龙被分类于甲龙科,可能与加拿大刺甲龙近缘,并在数个支序分类学分析研究的演化树中彼此互成姊妹群。它们属于一个包含北美洲甲龙科的演化支的一部分。虽然齐亚甲龙与结节头龙生活在同时同地,彼此却没有近缘;后者反而与亚洲甲龙科较为接近。然而叙述者也提出了另一种版本的演化树,其中强制将齐亚甲龙与结节头龙成为姊妹群,条件是多加入一个演化阶段,即新增彼此的一项共同特征,但这似乎不太可能发生。[1]

以下演化树取自2015年阿布尔和菲力·柯里英语Phillip J. Currie的甲龙亚科系统发生学分析:[2]

甲龙亚科 Ankylosaurinae

克氏盾龙属英语Crichtonpelta Crichtonpelta

白山龙属 Tsagantegia

浙江龙属 Zhejiangosaurus

绘龙属 Pinacosaurus

美甲龙属 Saichania

多智龙属 Tarchia

猬甲龙属英语Zaraapelta Zaraapelta

甲龙族 Ankylosaurini

倍甲龙属 Dyoplosaurus

篮尾龙属 Talarurus

结节头龙属 Nodocephalosaurus

甲龙属 Ankylosaurus

无齿甲龙属 Anodontosaurus

包头龙属 Euoplocephalus

刺甲龙属 Scolosaurus

齐亚甲龙属 Ziapelta

古生物地理学

[编辑]

因为齐亚甲龙与其他晚白垩纪北美甲龙科一同被归进一个也包含亚洲甲龙科的类群,称之为甲龙族;并认为原本北美的早期甲龙科已经在白垩纪中期阿尔比阶森诺曼阶时灭绝了,后来在土仑阶或坎潘阶才从亚洲重新迁徙过来并再度多样化,产生了包头龙、刺甲龙、齐亚甲龙等新物种。[2]

结节头龙和亚洲物种间的相近的属性显示在亚洲和拉腊米迪亚之间发生过迁徙活动。而拉腊米迪亚本身的南北部物种地理隔离差异,无法以齐亚甲龙没有与包头龙、倍甲龙、刺甲龙共享栖地的情况来解释,因为前者本身出土的年代就比后几者还要来得年轻。[1]

延伸阅读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rbour, Victoria M.; Burns, Michael E.; Sullivan, Robert M.; Lucas, Spencer G.; Cantrell, Amanda K.; Fry, Joshua; Suazo, Thomas L. A New Ankylosaurid Dinosaur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Kirtlandian) of New Mexico with Implications for Ankylosaurid Diversity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Western North America. PLOS ONE (PLOS). 24 September 2014, 9 (9): e108804 [25 September 2014]. PMC 4177562可免费查阅. PMID 25250819. doi:10.1371/journal.pone.0108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8). 
  2. ^ 2.0 2.1 Arbour, V. M.; Currie, P. J. Systematics, phylogeny and palaeobiogeography of the ankylosaurid dinosaurs.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5: 1–60. doi:10.1080/14772019.2015.105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