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万石堂
廖万石堂位于香港新界上水上水乡门口村与中心村之间,为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清光绪十七年曾经重修。“万石”之名相传廖氏远祖廖刚及其四名儿子先后于北宋时出任高官,每人俸禄各二千石,合一万石,后人遂将祠堂命名廖万石堂以为纪念。
廖万石堂曾于1932年辟作凤溪小学,到1974年才搬迁往围东(上水马会道)新址。1983年一个由廖族成员、北区政务处、古物古迹办事处及其他政府部门组成重修小组,工程费用约100万元,除30万元由政府资助,余款皆由廖族承担。重修工程由1984年11月开始,分期进行,1985年底完成,同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之一。1986年3月1日由时任港督尤德爵士夫人主持开光典礼。2021年被授予“客家文化交流香港基地”。[1]
上水廖氏
[编辑]上水廖氏源自河南,其后迁居江西、福建,于南宋末年廖仲杰避蒙古兵而南迁,初居屯门,再迁深圳河以北的福田,最后定居上水双鱼河,仲杰公是为上水的开基祖。明万历年间,第七代祖先廖南沙因族人散居各地,倡言聚族而居,选定地形如凤的风水地,合力建村,即今日的围内村。
今族分为三大房,长房如珪、二房如璋及三房如碧,和六系,但有两系绝后,余下四系,即应文、应龙、应凤及应纲,建有祠堂3间、私塾5所。廖族是新界聚族而居的第三大的单姓村,村位于梧桐河上,故名“上水乡”,由9条村组成:甫上村、围内村、门口村、大元村、中心村、上北村、下北村、兴仁村及文阁村,人口超过4,000多人。
结构
[编辑]廖万石堂位处龙脉之首,万石挺拔,翠竹环绕,龙气集中,分泻两旁,廖族于东西方分建显承堂(应龙廖公家塾)及明德堂(怀隐廖公家祠)两所分祠。廖万石堂是传统三间三进二院式建筑,三进分别是前厅、过厅及后厅三部分,分别座落在不同高低的台基上,厅堂由两个天井分隔。
前门外筑有照壁(风水墙)以阻挡太阳直射祖先木主,又有风水挡煞的作用,门前有广阔的院落。大门是褐色,因按《大清律例》老伯姓是不可用朱红色的大门,门上有门神及如意、吉祥的铜铺首,大门两侧设有鼓台,大门两旁的墙壁用红粉石制成,具防潮的功能。屋顶以青色瓦片铺盖,屋顶之下有精美的木雕檐板,正脊以灰雕和一对鳌鱼装饰,承托的七架梁及斗拱雕刻精美,下以石柱及木柱支撑,整座建筑物满布华丽的彩塑、木刻、壁画及泥塑。
第一进为“前厅”,台基相对较低,用于接待客人及摆放杂物。前厅正中是由一对高门组成的“档中”,用以保障祠内隐私,只有在贵宾光临时才“大开中门”。第二进为“过厅”,上有“泽绵万石”的牌匾,是议事、庆祝、宴会的地点。中央有四支直柱,内裹称为“明间”。过厅两旁的顶部绘有壁画及诗词。神龛设于“后厅”,台基最高,供奉祖先牌位,中堂(正厅)上座供奉宋丞相大学士廖光景,中座供奉上水乡开基祖廖仲杰至四世祖,排列次序是左昭右穆,下座供奉中霤之神。两翼为“配贤祠”及“配享祠”,分别供奉有功名的祖先及对建祠有功人士的灵位。
-
屋顶正脊
-
精美木雕檐板
-
前厅的挡中
-
正门横匾
-
第二进又名过厅
-
过厅侧的壁画
-
雕刻精美的斗拱
-
庆典锦旗
-
廖万石堂后厅
-
后厅中堂供奉祖先神位
-
侧翼“文魁”牌匾
用途
[编辑]每年二月初二乡中父老齐集廖万石堂中举行春祭典礼,春祭后在祠堂外“分猪肉”。下午的盘宴在后厅举行,只有廖族61岁以上的长者方可参与。平日则用作议事、饮宴、婚丧喜庆等用途,是乡中社交活动的中心。祠堂必须早晚上香,族例由族中年长男性负责,现已改由上水乡乡公所承担。廖万石堂近年已定时对外开放给公众参观。
开放时间
[编辑]- 逢星期三、四、六、日及公众假期:
- 上午9:00-13:00及下午14:00-17:00
- 逢星期一、二及五、元旦日、农历年初一、初二、初三、圣诞日及圣诞翌日休息
公共交通
[编辑]接驳交通列表 |
---|
|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香港法定古迹:廖万石堂
- 应龙家塾获联国修复奖[失效链接],《星岛日报》,2005年12月6日
- ^ 香港啟動“世界客家人 重走客家路”籌備活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2021-06-14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