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山西/山西风光
外观
山西主題页山西风光展示
展示條目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隅,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2009年6月26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傳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因此汉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谐共处。五台山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恒山又名元岳或常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为“五岳”之中的北岳,东北—西南走向,绵延150公里。恒山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1米,主庙北岳庙,供奉着恒山神,即北岳大帝。相傳恒山是被古代舜帝巡狩時封為北嶽,素有“塞北第一名山”之美譽。相傳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此隐居潜修,并於果老岭倒骑毛驴上天。西汉初年,恒山已建有寺庙;到明、清时已经寺庙群居,有“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之稱。恒山风景以地险、山雄、寺奇、泉绝称著。古有恒山十八胜景,今尚存朝殿、会仙府、九天宫等十多处景观。
恒山翠屏峰上的懸空寺。建成於1400年前北魏後期,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整座寺院宛似懸于危崖之上,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武周山北崖,主要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间,是中国第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整个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佛塔为主,又称塔洞;中部昙曜五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主要洞窟达51个,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个,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达17米,最小佛像仅有2厘米高。1961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清远街,因属佛教华严宗寺庙而得名。华严寺分为上、下寺。上华严寺主殿大雄宝殿建于金天眷三年,单檐庑殿顶,面阔九间,气势宏大,是中国现存的两座最大的殿宇之一。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殿内所存辽代塑像极为精美,最为突出的是“合掌露齿菩萨”。薄伽教藏殿内的“天宫阁楼”雕工极细,精巧玲珑而富于变化,是国内现存唯一的辽代木构建筑模型,梁思成称誉为“海内孤品”。整个建筑群平面布局坐西面东,据说这与当初契丹族崇拜太阳的“信鬼拜日”特殊习尚有关。
善化寺是山西省大同市城内的一所佛寺,靠近南城门,俗称“南寺”,其内有一座辽代木构和三座金代木构建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敕名“开元寺”,明代重修后改名为“善化寺”。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900多平方米。沿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两侧有观音殿和地藏殿,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为普贤阁和文殊阁遗址。其中,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天王殿、三圣殿与普贤阁俱为金代建筑。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是清代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初年建成了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体现了中国清代北方民居的典型风格。1985年,当地政府在古宅的基础上建成了祁县民俗博物馆,1986年11月1日开馆,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乔家大院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
平遥古城是中国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的县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清代晚期平遥曾是中国的金融中心,总部设在平遥的票号就有二十多家,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中国第一座票号“日昇昌”总部就设于城内。平遥古城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为中国最大的关帝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解州关帝庙是中国和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该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宋朝大中祥符七年重建,后屡建屡毁,现为清康熙四十一年后重建.关帝庙为东西走向,南北分开。南部为结义园,依次为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莲花池、假山。北部为正庙,其中又分前院和后宫两部分。依次为照壁、端门、雉门、午门、山海钟灵坊、御书楼和崇宁殿。后宫以气肃千秋坊、春秋楼居中,左右有刀楼、印楼对称而立。东院有崇圣祠、三清殿、祝公祠、葆元宫、飨圣宫和东花园。西院有长寿宫、永寿宫、余庆宫、歆圣宫、道正司、汇善司和西花园等。整个关帝庙共有殿宇百余间,气势雄阔,被视为“武庙之冠”。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劉知遠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提名
請自行將與山西主題相關的,为介绍山西省较为重要的旅游景点页面,且未展示於上面的Wikipedia:特色條目或Wikipedia:優良條目或丙級以上作品添加至本頁。限于山西专题目前条目品质,可以适当放宽条目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