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talk:投票模板
支持反對模板
[编辑]以下內容於02:59 2006年7月7日 (UTC)移動自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移動開始:
沒來維基百科一段時間,發現{{支持}}、{{反對}}等模板全部換成了圖片。本來不用圖片的原意應該是為了減輕伺服器的負荷,請問現在的修改得到群體的共識嗎?-- tonync (talk) 16:40 2006年6月17日 (UTC)
- 「使用圖片會增加伺服器的負荷」並不成立,即使網頁上有多個相同的圖片,瀏覽器只會問伺服器要一次。--✉Hello World! 02:18 2006年6月18日 (UTC)
- 這個修改至少我事先不知道。不過我也反對認為加重服務器負擔的說法。用圖片的壞處是該圖片一旦有修改時會導致大量頁面的更新,從而對服務器緩存造成負荷,這些圖片我看改動的可能性不大。— fdcn talk 2006年06月18日02:37 (UTC+8 10:37)
- 在英文维基怎么找不到这俩模板了...有人找到了吗?--- 量子公民™talk 05:02 2006年6月18日 (UTC)
- 好像英文維基是沒有使用這類型的模板的,他們只是在表達意見的時候用粗體字表達他們的意向。--Shinjiman ⇔ ♨ 05:29 2006年6月18日 (UTC)
- 去年6月20日有人發起請求投票,把它們從英語維基上刪除--✉Hello World! 07:41 2006年6月18日 (UTC)
- 好像英文維基是沒有使用這類型的模板的,他們只是在表達意見的時候用粗體字表達他們的意向。--Shinjiman ⇔ ♨ 05:29 2006年6月18日 (UTC)
- 我對是否使用模板,投棄權票。事實上,系統開發有人已經證明了這種模板不會大大減慢頁面載入的速度(模板複雜、牽涉計算步驟、模板內再套模板的就另計)。另外,更新那張圖片不會導致需重載服務器緩存;更改模板才會。--✉Hello World! 07:46 2006年6月18日 (UTC)
- 支持反對模板使用圖片的另一不好之處,就是不方便需要調整字體大小閱讀的視障讀者。況且,同類情況的簽名也說明了為何不要在頁面使用大量小圖片。希望可以取得共識回復。-- tonync (talk) 10:49 2006年6月18日 (UTC)
- (+)支持使用圖片,巳經不是386與dos的純文字操作時代了,加個幾張小圖型對現代電腦的負荷幾乎是沒有的。當中的支持兩字是文字,所以不會影響視障讀者,少了顏色對視障讀者的影響更大。我覺得這是中維基比英維基更進步的地方。我認為簽名不同,user有成千上萬,所以簽名會有成千成萬的不同簽名,但投票圖片用雙手就數得完了。--Onsf 15:43 2006年6月18日 (UTC)
同✉Hello World!一樣,我對是否使用圖片不持特別的贊成或反對(投票意見文字加粗我認為不錯,但有人認為對非中文讀者不友好),只是提供一些意見:應當把理由放在版式顏色等視覺因素上,至於服務器瀏覽器的負擔我個人認為構不成太大的理由。投票模板的種類很少,與簽名的情況並不一樣(簽名中的一些說法也有待商榷)。BTW:我反對出現太多這類的模板,比如(+)支持( ✓ )同意應當只取其一,(:)回應情況其實也當併入(!)意見,現在太多太雜,失去投票模板用於清晰分隔意見的本義了。— fdcn talk 2006年06月19日01:02 (UTC+8 09:02)
- 用文字表示(+) (-)圖示也能達到相同效果呀。其實,如果能用文字形式清楚顯示的東西,為何非要用圖片不可呢?回應簽名比投票更常用所以情況不同的議論,我覺得不是出現頻率的問題,而是使用小圖片這種做法根本是否應該鼓勵呢?-- tonync (talk) 01:33 2006年6月19日 (UTC)
- 呵呵,看到你的回應我有些困惑。也許有理解偏差,我再解釋一二,我認為象英文那樣只用保留、刪除這樣的加粗文字就可以。我觀察,之所以有現在的模板,一方面是為了清晰分辨投票意向,一方面有人認為非中文讀者看到符號性的東西更易理解,不過前一陣子也有人反對舊模板顏色過於醒目沖淡了意見,所以我的看法是+支持-反对這樣面積小一些就可以。so,我說的“放在版式顏色等視覺因素上”並非針對圖片的好處,你可以看到,樓下Jasonzhuocn就喜歡以前舊模板的版式。至於要不要提倡小圖片,恕我直言,我認為很大程度上大家陷入一種誤解,以為大面積的小圖片帶來的負載很大,這方面在開發者那也有爭議的,目前並沒有正式意見認為不得提倡,簽名裡的一些內容我個人認為並不完全正確。投票模板的選擇是一具體問題,更一般性的小圖片問題可以專門討論。— fdcn talk 2006年06月19日06:59 (UTC+8 14:59)
- 我的意見是,我不會刻意建立這種模板;但我又覺得這種模板無傷大雅,無必要把它刪掉。(我其實與 Jasonzhuocn 一樣,較喜歡舊有的模板)--✉Hello World! 08:50 2006年6月19日 (UTC)
- (:)回應的作用是供提名者用於反駁別人(+)支持、(-)反对或(!)意見的論點。若然也使用意見模板,就會出現混亂。 -- Kevinhksouth (Talk) 12:20 2006年6月19日 (UTC)
- 使用圖片確實會增加伺服器的負擔。伺服器讀取+傳送一張圖片所消耗的資源是大於只讀取+傳送幾個字元的。--百楽兎 05:14 2006年6月20日 (UTC)
- 這種小圖片,設為是2K,請注意,這2K只需一次傳輸,但文字不同,有多少投票就得傳輸多少次,舊模板的文字部分比<img>標籤要大的,即使完全不計重複,也只是多2K的傳輸量,這在一頁來說實在不算什麼,並且對服務器來說,這樣的圖片在其它維基已應用並緩存,並不存在加重的問題。以上所說只是對圖片問題的一個方面。
- 話又說回來,用純文字能實現的效果其實也是蠻好的,支持文字的維基人不少,可以投票解決。由於該類模板大面積應用,對該類模板的更改是個問題,可看嵌套模板存在的問題。所以必須固定化,不應改來改去,目前是小圖片(且不管合理與否但已即成現實),改回文字就要謹慎。如果對這個問題能共識的話,那麼具體採用文字還是圖形應當現在進行一次投票,以後不能輕易改動它,畢竟影響的頁面會更多。我估計很多人同我差不多,並不在乎選用哪一種,只要統一就成。那麼,少數強烈在乎它的人的投票結果就可以算數的。— fdcn talk 2006年06月20日09:13 (UTC+8 17:13)
2K是否只有傳輸一次要看cache更新的頻率,姑且先不論這一個問題,圖片的傳輸不只圖片本體的部份,指示圖片位置、大小的代碼事實上和文字一樣也是有多少投票就得傳輸多少次。
<A class=image title="" href="/wiki/Image:Symbol_support_vote.svg"><IMG height=21 alt=""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4/Symbol_support_vote.svg/20px-Symbol_support_vote.svg.png" width=20 longDesc=/wiki/Image:Symbol_support_vote.svg></A>支持 <SPAN style="BACKGROUND: lightgreen; COLOR: green">(+)支持
上面的是使用圖片的代碼,下面的是只使用文字的代碼,兩者的長度(即位元數)差異甚大,所以使用圖片是會比只使用文字更消秏伺服器資源的。--百楽兎 13:15 2006年6月20日 (UTC)
- 承認錯誤,“舊模板的文字部分比<img>標籤要大的”一句想當然了,都是網路不穩定總斷給鬧的。不過我還是對小圖片增大負載一說保留意見。下面有調查,參和一下罷。;)— fdcn talk 2006年06月20日14:02 (UTC+8 22:02)
- HTML code 的長度,在現在的網路速度和CPU速度來說,已不是個問題。問題是出在伺服器要多少時間運行。對伺服器最要命的,其實是投票本身,因為每編輯一次,就要刷新一次Cache--✉Hello World! 14:19 2006年6月21日 (UTC)
舊有的模板
[编辑]舊有的模板顏色在兩個字的下面,顏色面積比新的還要大,且紅綠相對,我比較偏愛舊有的模板。--Jasonzhuocn...._交流 07:56 2006年6月18日 (UTC)
- 同意Jasonzhuocn的意見。--無墓孤魂 14:37 2006年6月18日 (UTC)
喜歡哪一種調查
[编辑]- 純文字加粗:支持 反對 保留 刪除 意見
- 圖片:支持 反对 保留 删除 意見
- 彩色文字:
- (+)支持 (-)反对 (○)保留 (×)删除 ( ! )意見:
- +支持 -反对 ○保留 ×删除 !意見
- +支持 -反对 ○保留 ×删除 !意見
- ㊉支持 ㊀反对 ㉧保留 ㋱删除 !意見
喜欢彩色文字的,如果性能不成问题,图片的也可以接受--用心阁(对话页) 11:32 2006年6月20日 (UTC)
- 支持彩色文字3.1。--Isnow 13:21 2006年6月20日 (UTC)
- 支持彩色文字3.1。--百楽兎 14:25 2006年6月20日 (UTC)
- 3.1最好,3.2次之,2排第三。-数字崇拜 09:32 2006年6月22日 (UTC)
- 2最好,3.2次之,1完全不能接受--Onsf 18:00 2006年6月22日 (UTC)
- 3.2最好。貌似維基人都無視網頁親和力,實在教人失望!寫網頁的人,應以「滑鼠少移一公分、下載減少一秒鐘」為首要誡條(套用台灣Blog界名人Jedi的話),把所有瀏覽者都假定為坐在冷氣房開寬頻狂爽的人應自我檢討一下,想想現在的手提電話、PDA連線速度有多少後再說吧!-- 英仙座 09:16 2006年7月3日 (UTC)
- 支持3.1。-- tonync (talk) 16:11 2006年7月4日 (UTC)
- 3.2 --Gakmo (Talk) 17:09 2006年7月5日 (UTC)
感興趣的人太少了些吧?本想發起一個投票呢。— fdcn talk 2006年06月26日05:18 (UTC+8 13:18)
支持反對模板:續
[编辑]承上方#支持反對模板以及#喜歡哪一種調查,希望正式恢復過去用文字顯示的模式。-- tonync (talk) 16:15 2006年7月4日 (UTC)
- (+)支持文字顯示的模式。--百楽兎 13:48 2006年7月5日 (UTC)
移動完畢。以上內容於02:59 2006年7月7日 (UTC)移動自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請問除了顏色不同外,這兩個「(○)保留」和「(-)保留」在功能上有何分別?—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11月29日 (四) 18:52 (UTC)
- 例子:Wikipedia:特色圖片評選/除名/二月兰—Eky-♪ 2007年11月29日 (四) 18:59 (UTC)
- 那滿奇怪的,「(+)除名」用綠色,而不見得「(×)删除」是用綠色的,使得兩邊都有相近意思的「保留」反而要弄兩個不個顏色去遷就,這很奇怪啊!—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11月29日 (四) 19:26 (UTC)
- 真的蠻奇怪的,「除名」不是用紅色-,反而用綠色+!這是什麼理論?-Cheese〈talk〉 2007年11月30日 (五) 03:15 (UTC)
- 因為使用的場合正好顛倒吧。如果某個提案的標題是「您是否贊成保留XXX條目」,那麼支持(+)=保留,反對(-)=刪除。但是相反的,假如標題是「您是否贊成刪除XXX條目」,那麼反而變成支持(-)=刪除,反對(+)=保留,應該是這緣故吧?—泅水大象 訐譙☎ 2007年11月30日 (五) 06:15 (UTC)
- 真的蠻奇怪的,「除名」不是用紅色-,反而用綠色+!這是什麼理論?-Cheese〈talk〉 2007年11月30日 (五) 03:15 (UTC)
- 那滿奇怪的,「(+)除名」用綠色,而不見得「(×)删除」是用綠色的,使得兩邊都有相近意思的「保留」反而要弄兩個不個顏色去遷就,這很奇怪啊!—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11月29日 (四) 19:26 (UTC)
- 這正如香港股市升市是綠色↑,跌市是紅色↓,但大陸剛剛相反?是不是創這類模板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香港的,一個大陸的?搞得紅綠矛盾... 私は中国学の大師◆■◆Hoinapbaktsyn 2007年12月2日 (日) 07:18 (UTC)
- 其實現在不只是顏色的問題,用的符號也有問題。以除名投票來看,括號裡面的(+/-)是代表支持/反對,但是刪除投票裡的(×/○)確是意指刪除/保留條目。為甚麼不統一?
-- 除名投票 刪除投票 支持 (+)除名 (×)删除 反對 (-)保留 (○)保留
- 非常同意,列了這個表出來,那這個問題就更明顯了。我想至少其中一邊要改符號和顏色,我會建議改除名那邊的。—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12月2日 (日) 08:34 (UTC)
- 還有我看了Category:投票模板,裡面的(+)同意和(+)赞成應該沒有分別,可以重定向吧。另外,我想請教(+)有條件支持和(+)支持又有甚麼分別,尤其想問前者應該在甚麼時候用。—Cheese(Talk) 2007年12月2日 (日) 10:19 (UTC)
- 看畢Category:投票模板,感覺是混亂,不堪入目。很多其實都同義,只是字眼稍異。依據邏輯,既然有 有條件支持,那麼也該弄個「Template:有條件支持」!?實在很難理解... =.=''' 私は中国学の大師◆■◆Hoinapbaktsyn 2007年12月2日 (日) 10:27 (UTC)
- 我建議以下的動作:
- —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12月2日 (日) 18:17 (UTC)
- (+)贊成和(+)支持是為了不同用語習慣而設的,所以不應重定向。--百楽兎 2007年12月3日 (一) 02:27 (UTC)
- 支持以上建議,但是(+)贊成和(+)支持就不要重定向了。 有條件支持有時也會用得著的,前提是該條件必須定得清楚,其他人可沒有義務詮釋意向不明確的投票啊。—Baycrest (作客) 2007年12月7日 (五) 14:2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