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亚当斯
外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沃尔特·西德尼·亚当斯)
沃尔特·亚当斯 | |
---|---|
出生 | 1876年12月20日 安条克 |
逝世 | 1956年5月11日 (79歲) 帕萨迪纳 |
母校 | |
职业 | 天文学家 |
雇主 | |
奖项 | 亨利·德雷伯獎章、布鲁斯奖、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
沃尔特·西德尼·亚当斯(英語:Walter Sydney Adams,1876年12月20日—1956年5月11日),美国天文学家。主要从事光谱观测和研究,提出判断恒星是巨星还是矮星和估计恒星距离的方法,并确认了天狼星B是白矮星。
生平
[编辑]亚当斯1876年出生于土耳其安塔基亞的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1885年移居美国。1898年亚当斯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190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在慕尼黑逗留一年后,他返回美国后曾与著名天文学家乔治·海尔共同工作。1903年,他随海尔来到新建的威尔逊山天文台,1923年到1946年期间担任威尔逊山天文台台长。1956年亚当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去世。
研究
[编辑]亚当斯在威尔逊山天文台,主要使用两台反射望远镜从事恒星光谱方面的研究,与德国天文学家阿諾德·科爾許特(Arnold Kohlschütter)一道研究了太阳以及其它恒星的光谱。发现了谱线的相对强度与绝对星等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来测定恒星是巨星还是矮星。他还引入分析分光视差的方法,用来估计恒星的距离。
1915年,他开始从观察到的光谱中研究天狼星的伴星——天狼星B,发现虽然其大小仅比地球稍大,质量却和太阳相当,这是人类证认的第一颗白矮星。并借助广义相对论预言天狼星B的引力场会导致光波发生红移。1924年他实际观测到了红移,证实了自己的推测,也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了证据。他还在金星的红外光谱中发现了强烈的二氧化碳谱线。[1]
奖项和荣誉
[编辑]亚当斯曾经获得1917年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1918年获得亨利·德雷伯奖章,1928年获得布鲁斯奖。为纪念他,第314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沃尔特·亚当斯,火星上的一座环形山也以他的姓氏命名。
参考文献
[编辑]- ^ J·丹第斯 S·米歇尔 E·吐梯尔. 科学家传记百科全书. 四川辞书出版社. : 5-6.
美國天文學會会长 | |
---|---|
1899年–1925年 |
|
1925年–1952年 |
|
1952年–1976年 |
|
1976年–2000年 |
|
2000年–现在 |
|
让森奖章获得者 | |
---|---|
1880年代 |
|
1890年代 | |
1900年代 |
|
1910年代 |
|
1920年代 | |
1930年代 |
|
1940年代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隐藏分类:
- 含有hCards的条目
- 資訊框完全來自維基數據的條目
- 使用Infobox person Wikidata模板的條目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WorldCat实体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Fda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DTBIO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Trov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NA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