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文·海耶斯
個人資料 | |
---|---|
出生 | 路易斯安那州雷维尔 | 1945年11月17日
國籍 | 美国 |
登錄身高 | 6英尺9英寸(206厘米) |
登錄體重 | 235磅(107公斤) |
職業資料 | |
大學 | 休斯敦大學 |
NBA選秀 | 1968年 / 輪次:1 / 總順位:1 |
被圣迭戈火箭队選中 | |
職業生涯 | 1968–1984 |
位置 | 大前鋒 |
號碼 | 11, 44 |
生涯歷史 | |
1968–1972 | 圣迭戈/休斯敦火箭 |
1972–1981 | 巴尔的摩/首都/华盛顿子弹 |
1981–1984 | 休斯敦火箭 |
生涯焦點與獎項 | |
| |
生涯數據 | |
得分 | 27,313 (平均21.0分) |
籃板 | 16,279 (平均12.5個) |
阻攻 | 1,171 (平均2.0個) |
NBA.com上的資料 | |
Basketball-Reference.com上的資料 | |
篮球名人堂 | |
大学篮球名人堂 于2006年入选 |
埃尔文·欧涅斯特·海耶斯(英語:Elvin Ernest Hayes,1945年11月17日—),昵称“The Big E”,美國NBA前职业籃球運動員,身高六呎九吋,體重二百三十五磅,擔任大前鋒,在1968至1984年間先後為圣迭戈火箭队(後遷往休斯敦)、巴尔的摩子弹队(後遷往華盛頓)效力長達十六賽季。
NBA生涯
[编辑]1968年,海耶斯被成軍僅第二年的圣迭戈火箭队以第一輪第一順位選中,新秀年即以冠絕聯盟的28.4分、聯盟第四高的17.1籃板的成績,成為西區全明星賽先發中鋒。同時他於新秀年平均上場45.1分鐘,也是聯盟的新紀錄。他於該年的NBA最佳新秀競逐中,敗給同時兼獲該年度NBA最有價值球員獎的韦斯·昂塞尔德 (Wes Unseld) 。
翌季海耶斯得分排名第三,籃板聯盟第一,但球隊成績卻滑落至27勝55負。1970-71年賽季,海耶斯創出個人職業生涯新高的28.7分,並且有16.6籃板,但球隊卻連續第二年缺席季後賽,外間亦批評海耶斯,認為他無法為球隊提供有效的防守。次年,球隊遷往休斯敦,卻第三年無法進入季後賽。季後,海耶斯被交易至巴尔的摩子弹队(华盛顿奇才队前身)。
在子弹队中,原本已有昂塞尔德擔當中鋒,海耶斯遂應教練要求擔任大前鋒,以發揮他的得分與籃板能力。球隊隨後連續兩年成為中央組冠軍,但在季後賽中卻被纽约尼克斯队於第一輪淘汰。1974-75年賽季,子弹队與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並列聯盟第一,而且淘汰凯尔特人队,打進總決賽,最後敗於由里克·巴里 (Rick Barry) 領軍的金州勇士隊。隨後兩年,海耶斯與子弹队無法突破東區,直至1977-78年賽季,球隊以44勝38負成績進入季後賽,連克亞特蘭大鷹隊、聖安東尼奧馬刺隊、費城七六人隊,再度打進總決賽,遇上西雅圖超音速隊,子弹队終於成為歷史上第三支於七場四勝制的總決賽系列中,以客隊身分取得第七場比賽勝利的總冠軍球隊。球隊於翌季在總決賽中重遇超音速隊,卻未能成功衛冕,海耶斯亦成為眾矢之的。其後兩季球隊成績倒退,海耶斯亦於1981年被交易回火箭隊。
在休斯敦的最後三年裏,海耶斯合共只缺席了兩場比賽,當時他已是全聯盟最年老的球員。1984年正式退休,結束十六年的職業球員生涯。1990年,海耶斯被选入篮球名人堂。
海耶斯是NBA的鐵人之一,十六年的職業生涯之中,他只缺席了九場比賽,這讓他成為歷史上出賽時間第三多的球員,上陣比賽場數則是第五多。
海耶斯是一名攻守俱佳的球員,生涯總得分僅次於五位傳奇球星之後,籃板總數排名第四。他很受球迷愛戴,但其率直的性格卻讓球隊的教練和隊友受不了。此外,儘管海耶斯的個人數據亮眼,但他經常受到外界的批評和質疑。海耶斯的成名絕技是轉身跳投,配以具侵略性的防守,使他成為球員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職業生涯數據
[编辑]籃球數據縮寫說明 | ||||||||
---|---|---|---|---|---|---|---|---|
GP | 出賽場次 | GS | 先發場次 | MPG | 場均上場時間 | |||
FG% | 投籃命中率 | 3P% | 三分命中率 | FT% | 罰球命中率 | |||
RPG | 場均籃板 | APG | 場均助攻 | SPG | 場均抄截 | |||
BPG | 場均阻攻 | PPG | 場均得分 | 粗體 | 最高紀錄 |
代表海耶斯於該年度贏得總冠軍 | |
* | 領先聯盟 |
NBA例行賽數據統計
[编辑]賽季 | 球隊 | GP | GS | MPG | FG% | 3P% | FT% | RPG | APG | SPG | BPG | PPG | ||
---|---|---|---|---|---|---|---|---|---|---|---|---|---|---|
1968–69 | SDR | 82 | … | 45.1 | 44.7 | … | 62.6 | 17.1 | 1.4 | … | … | … | 3.2 | 28.4* |
1969–70 | SDR | 82* | … | 44.7* | 45.2 | … | 68.8 | 16.9* | 2.0 | … | … | … | 3.3 | 27.5 |
1970–71 | SDR | 82 | … | 44.3 | 42.8 | … | 67.2 | 16.6 | 2.3 | … | … | … | 2.7 | 28.7 |
1971–72 | HOU | 82 | … | 42.2 | 43.4 | … | 64.9 | 14.6 | 3.3 | … | … | … | 2.8 | 25.2 |
1972–73 | BAL | 81 | … | 41.3 | 44.4 | … | 67.1 | 14.5 | 1.6 | … | … | … | 2.9 | 21.2 |
1973–74 | CAP | 81 | … | 44.5* | 42.3 | … | 72.1 | 18.1* | 2.0 | 1.1 | 3.0 | … | 3.1 | 21.4 |
1974–75 | WSB | 82 | … | 42.3 | 44.3 | … | 76.6 | 12.2 | 2.5 | 1.9 | 2.3 | … | 2.9 | 23.0 |
1975–76 | WSB | 80 | … | 37.2 | 47.0 | … | 62.8 | 11.0 | 1.5 | 1.3 | 2.5 | … | 3.7 | 19.8 |
1976–77 | WSB | 82 | … | 41.0 | 50.1 | … | 68.7 | 12.5 | 1.9 | 1.1 | 2.7 | … | 3.8 | 23.7 |
1977–78† | WSB | 81 | … | 40.1 | 45.1 | … | 63.4 | 13.3 | 1.8 | 1.2 | 2.0 | 2.8 | 3.9 | 19.7 |
1978–79 | WSB | 82* | … | 37.9 | 48.7 | … | 65.4 | 12.1 | 1.7 | 0.9 | 2.3 | 2.9 | 3.8 | 21.8 |
1979–80 | WSB | 81 | … | 39.3 | 45.4 | 23.1 | 69.9 | 11.1 | 1.5 | 0.8 | 2.3 | 2.7 | 3.8 | 23.0 |
1980–81 | WSB | 81 | … | 36.2 | 45.1 | 0.0 | 61.7 | 9.7 | 1.2 | 0.8 | 2.1 | 2.3 | 3.7 | 17.8 |
1981–82 | HOU | 82 | 82 | 37.0 | 47.2 | 0.0 | 66.4 | 9.1 | 1.8 | 0.8 | 1.3 | 2.5 | 3.5 | 16.1 |
1982–83 | HOU | 81 | 43 | 28.4 | 47.6 | 50.0 | 68.3 | 7.6 | 2.0 | 0.6 | 1.0 | 2.5 | 2.9 | 12.9 |
1983–84 | HOU | 81 | 4 | 12.3 | 40.6 | 0.0 | 65.2 | 3.2 | 0.9 | 0.2 | 0.3 | 1.0 | 1.5 | 5.0 |
職業生涯 | 1303 | 129 | 38.4 | 45.2 | 14.7 | 67.0 | 12.5 | 1.8 | 1.0 | 2.0 | 2.4 | 3.2 | 21.0 | |
明星賽 | 12 | 4 | 22.0 | 40.3 | 0.0 | 64.7 | 7.7 | 1.4 | 0.4 | 0.5 | 0.4 | 3.1 | 10.5 |
NBA季後賽數據統計
[编辑]賽季 | 球隊 | GP | GS | MPG | FG% | 3P% | FT% | RPG | APG | SPG | BPG | PPG | ||
---|---|---|---|---|---|---|---|---|---|---|---|---|---|---|
1968–69 | SDR | 6 | … | 46.3 | 52.6 | … | 66.0 | 13.8 | 0.8 | … | … | … | 3.5 | 25.8 |
1972–73 | BAL | 5 | … | 45.6 | 50.5 | … | 69.7 | 11.4 | 1.0 | … | … | … | 3.2 | 25.8 |
1973–74 | CAP | 7 | … | 46.1 | 53.1 | … | 70.7 | 15.9* | 3.0 | 0.7 | 2.1 | … | 3.3 | 25.9 |
1974–75 | WSB | 17* | … | 44.2 | 46.8 | … | 67.7 | 10.9 | 2.2 | 1.5 | 2.3 | … | 4.1 | 25.5 |
1975–76 | WSB | 7 | … | 43.6 | 44.3 | … | 58.2 | 12.6 | 1.4 | 0.7 | 4.0* | … | 3.4 | 20.0 |
1976–77 | WSB | 9 | … | 45.0* | 42.8 | … | 69.5 | 13.6 | 1.9 | 1.1 | 2.4 | … | 4.3 | 21.0 |
1977–78† | WSB | 21* | … | 41.3* | 49.1 | … | 59.4 | 13.3* | 2.0 | 1.5 | 2.5 | 2.8 | 4.1 | 21.8 |
1978–79 | WSB | 19 | … | 41.4 | 42.9 | … | 66.9 | 14.0 | 2.0 | 0.9 | 2.7 | 2.9 | 4.2 | 22.5 |
1979–80 | WSB | 2 | … | 46.0 | 39.0 | … | 80.0 | 11.0 | 3.0 | 0.0 | 2.0 | 2.0 | 4.0 | 20.0 |
1981–82 | HOU | 3 | … | 41.3 | 34.0 | … | 53.3 | 10.0 | 1.0 | 0.7 | 3.3 | 2.0 | 4.0 | 14.0 |
職業生涯 | 96 | … | 43.3 | 46.4 | … | 65.2 | 13.0 | 1.9 | 1.1 | 2.6 | 2.8 | 3.9 | 22.9 |
成就/榮譽
[编辑]NBA成就
[编辑]- 1次NBA總冠軍:1978(華盛頓子彈隊)
- 12次NBA全明星球員: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
- 6次NBA最佳陣容:
- NBA第一陣容:1975,1977,1979
- NBA第二陣容:1973,1974,1976
- 2次NBA最佳防守陣容:
- NBA第二陣容:1974,1975
- 1次NBA最佳新秀陣容:1969
- NBA50大巨星:1996
- 籃球名人堂:1990
NBA生涯紀錄
[编辑]- NBA歷史上總得分排行榜第十二(27313分)(2023/11/22 得分被 Kevin Durant超過變成得分排行榜史上第12名。)
- NBA歷史上總籃板排行榜第四(16279個)
- NBA歷史上平均籃板排行榜第十四(12.5個)
- NBA歷史上入球總數排行榜第八(10976個)
- NBA歷史上罰球總數排行榜第廿一(5356個)
- NBA歷史上總封阻排行榜第十八(1771次)
- NBA歷史上平均封阻排行榜第廿四(1.98次)
- NBA歷史上總上陣時間排行榜第三(50000分鐘)
- NBA歷史上平均上陣時間排行榜第四(38.4分鐘)
其他
[编辑]- 休斯敦大學歷史上第一個非裔美籍球員
參考資料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NBA.com biography
- ClutchFans.net Prof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ouston Rocket Fan Site
- NBA.com history: Elvin Ha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