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垃圾桶模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垃圾桶模式(英語:Garbage can model, Garbage can process, or Garbage can theory),又稱垃圾桶模型垃圾桶決策模式等。不同於理性選擇模式,垃圾桶模式認為組織的決策實際上處於无政府的混乱之中。[1]

1972年,科恩詹姆斯·馬奇英语James G. March奧爾森英语Johan P. Olsen的《組織選擇的垃圾桶模式》(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中提出該理論。 [2]

垃圾桶模型的概念图[2]

组织的无政府状态

[编辑]

组织的无政府状态,是组织或决策,具有數項特征:目標模糊、手段或方法的不確定與流动性参与。[2]

目標模糊

[编辑]

目標模糊(problematic preferences),是指組織的整體目標特徵缺乏明確性,對於各種政策目標的優先順序也不清晰。[2]這意味著組織對於不同目標的優先順序是可以彈性調整的,而非固定不變的。組織規模逐漸擴大,複雜性也隨之增加,組織同時會追求許多不同的目標,而目標也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多個子目標。然而,在具體釐清這些目標時,目標之間總存在矛盾或不一致。因此,垃圾桶模式的組織目標通常都是模糊的,優先順序也是處於變動,並非一成不變的。

手段或方法的不確定

[编辑]

手段或方法的不確定(unclear technology),是指組織成員亦不清楚達到目標的方法。[2]組織成員通常只知道其職責範圍內的業務,對整個組織的運作只有膚淺的了解。成員必須通過試錯和經驗學習來探索和解決問題,甚至在面臨危機時也需要摸索出解決辦法。垃圾桶模式的組織常是鬆散結構,行動先於思考,而非照著一定步驟達成目標。組織中,常常先決定要做什麼,而不是思考為什麼要做,以及達成何種目標。

流动性参与

[编辑]

流动性参与(fluid participation),是指組織成員的參與也在不斷變化。組織成員的參與,在不同領域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各不相同。參與度也會因時間而異。因此,組織的界限呈現不確定和變化。任何類型的決策的決策者與服務對象也會突然和不可預測地改變。[1]

垃圾桶模式的四種流

[编辑]
傳統的理性選擇模型認為決策基於羅列選項、執行與評估成果等流程。 [2]

垃圾桶模式認為組織決策實際取決於組織內部四種流的互動與消長。 問題流、解決方案流和參與人員匯流至第四項決策機會流中,根據機會、時機和出席者的碰巧地混合。

垃圾桶模式中,決策是數個導致的結果 [2]

問題

[编辑]

問題流,來自組織內外的人員,以及許多佔用注意力的不同因素,例如,家庭、職業、地位和金錢的分配,甚至包括媒體上的時事。[1]這些問題不一定是真實,或者重要,但決策者們總是如此認為。[2]

解決方案

[编辑]

解決方案流,是個人或集體的產物。例如,想法、法案、計畫和操作程序。這些解決方案中沒有一個需要與現有的問題相關。[2]相反,參與人員使用已產生的解決方案積極尋找其能派上用場的問題。[1]

參與人員

[编辑]

參與者僅在有時間時參與決策。他們積極參與決策過程,並隨時離開。對不同的解決方案,參與人員也有不同的偏好。[1]

決策機會

[编辑]

決策機會,使組織有機會做出決策。這些機會定期出現,使組織做出確定選擇的時刻。例如,簽署合同、招聘和解僱員工、花錢和分配任務。[1][2]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McFarland, Daniel; Gomez, Charles. Organizational_Analysis_Book_2016 (PDF). Organizational_Analysis_Book_2016. Coursera. 2013: 60–77 [2022-12-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08).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Cohen, M.D.; March, J.G.; Olsen, J.P. 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72, 17 (1): 1–25. JSTOR 2392088. doi:10.2307/2392088.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Cohen 1972”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