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澎湖觀音亭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坐标23°34′04″N 119°33′43″E / 23.567712°N 119.5619557°E / 23.567712; 119.5619557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馬公觀音亭
澎湖觀音亭
Penghu Guanyin Temple
澎湖觀音亭山門
基本信息
位置 臺灣
澎湖縣馬公市中興里介壽路7號
(媽宮北甲)
宗教佛教
本尊觀音大士
廟格闔澎公廟
领导重要人物:蔣鏞程邦基郭石頭謝自南廣慈法師
遗产指定縣定古蹟
建筑详情
本殿構造兩進落、五開間
(含左右護龍則為「七開間」)
開基 大清薛奎(奉天人)
开山时间 大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
地圖
地图
汉语名称
汉语拼音 Pēnghú guānyīn tíng
台語羅馬字 Phînn-ôo Kuan-im-tîng
澎湖觀音亭
材料夯土、磚及卵石
公众参观開放時間:06:00-17:00
參觀費用:免費
官方名称澎湖觀音亭
類型登錄等級:縣級古蹟
登錄種類:祠廟
评定时间1985年11月27日
詳細登錄資料

澎湖觀音亭臺灣話Phînn-ôo Kuan-im-tîng),古稱觀音廟觀音堂,位於臺灣澎湖縣馬公市(媽宮北甲西垵仔[1]),主祀觀音大士,肇建大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寺埕隔水近山、煙波浩香,為信史上澎湖第一座主祀觀音的廟寺[2]:15、30,隸屬闔澎三大公廟澎湖天后宮交陪廟,並被登錄為澎湖縣縣定古蹟[3][4]:25

日治時期曾短暫改名澎湖山觀音寺[2]:42,今時人稱「觀音亭」,廣義泛指涵蓋觀音亭佛寺與整片海景的海水浴場,狹義則單指佛剎觀音亭。[5]

歷史沿革

[编辑]

清領時期

[编辑]
地图

康熙朝

[编辑]

澎湖觀音亭文獻記載,最早可考於清領時期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編修的《臺灣縣志[6],該方志載作「觀音堂」,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間由時任澎湖水師協右營游擊薛奎倡建。觀音亭建廟之地綿延至金龜頭海濱,昔時統稱「西垵仔」[1](亦作「西安」)。此地帶可扼守大山嶼,亦可遠眺漁翁島北山嶼,戰略位置佳,不僅在1622年台灣荷蘭時期之前便有駐軍紀錄,後繼的東寧王國大清帝國亦沿用其軍事配置,分別在澎湖的西垵仔、案山、風櫃尾布置守兵,故觀音亭之設立與清代水師可謂極有淵源。[2]:30

根據清代康熙朝臣杜臻澎湖臺灣紀略》一書,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永曆三十八年)間,時任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發動澎湖海戰攻取臺灣[7],便收錄施琅不僅將戰果歸功天上聖母媽祖顯靈、也宣稱獲得觀音菩薩關聖帝君靈驗之助的傳說,藉此壯盛軍威、鼓舞士氣,亦可知清代官方對觀音信仰採取接納的態度。[8][2]:31

乾隆、嘉慶朝

[编辑]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距薛奎倡建觀音亭已逾一甲子,因時任澎湖水師協副總兵官江起蛟卒於任內,繼任的許德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才上任[9],在地事務遂由右營游擊戴福代為護理。戴福不僅主導觀音亭重修事宜,亦出面重修觀音亭西海邊外的「無祀祠」。[2]:31

今觀音亭右廂房(龍王廟)神龕兩側置有楹聯:「祥雲靄靄來南海、甘露湛湛潤炎方」,年款:「乾隆甲申年仲秋」,落款「護理副總兵官戴福敬立」,便為戴福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間留下的文物[10],而此對楹聯也是澎湖觀音亭保存年代最早的文物。[2]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澎湖觀音亭再起工事,此次工程為撤基重修,落成後遂觀音亭成第二代建築格局,捐資主導者為時任澎湖通判陳銓,以及澎湖水師協馬蛟、溫靖與魏大斌等亦在捐修之列。嘉慶十年(1805年),澎湖水師協王得祿陳景星聶世俊等又倡捐重修。[2]:31

道光朝

[编辑]

道光六年(1826年)間,鑒於澎湖孤絕汪洋之中,官宦商途皆仰賴海運,為感念龍王神航行平安之庇佑,時任澎湖通判蔣鏞偕水師協鎮孫得發、左右營游擊黃步青和林廷福等倡捐,拆除位於澎湖觀音亭東側之廂房共四間,改建龍王廟,將原本輾轉寄祀於澎湖水仙宮澎湖天后宮內的龍王神像請出,供奉於龍王廟內引以為專祀。[4][2]:31

光緒朝

[编辑]
大慈悲匾。上款:光緒丙戌春月吉旦。下款:署通判事程邦基敬立。
〈新遷武廟碑〉,立於紅木埕武聖廟

光緒元年(1875年),例貢生黃學周發起重建鳩資[9],並根據紅木埕武聖廟所存〈新遷武廟碑〉載,時任澎湖水師協副總兵官吳奇勳亦在響應之列。[11]根據呂文鑫〈澎湖廟宇大木匠及形式特色研究〉一文,該次重建設計乃出自後窟潭匠師葉媽利(葉媽利即葉得令之祖父、葉根壯葉銀河之曾祖父[12])之手。[2]:32-33光緒七年(1881年),鮑復康赴任澎湖通判,曾描述澎湖觀音亭「伐鼓敺魚」,其佛教色彩十分濃厚。[2]:33

惟光緒十年(1884年),清法戰爭戰火延燒至台灣北部(雞籠淡水[13],又於翌年(1885年)新曆3月29日爆發澎湖之役,法軍船艦砲轟澎湖各處砲台,觀音亭為軍區,且鄰近金龜頭砲台,未能倖免於砲火,又因當時駐紮媽宮的勇、浙江台州勇趁亂劫掠廟寺文物,林豪澎湖廳志》婉言曰「鐘鼓等物盡攜去」[9],而法軍在犀曆3月31日占領澎湖之後,觀音亭亦有和尚販售寺內羅漢像予法國士兵等亂象叢生[14],澎湖觀音亭一時滿目瘡痍。[2]:33-34

清廷和法國締結《中法新约》後,法軍遂於新曆8月4日撤出澎湖全境[13];新任澎湖通判程邦基隨後履任,開始主導媽宮城隍廟、澎湖觀音亭等重修事宜。澎湖觀音亭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重修竣工,程邦基乃題「大慈悲」匾敬獻觀音亭。[15][2]:34

嗣後,因應清法戰爭戰區多在中國東南海域,清廷重新評估海防布局,進而調整水師編制,將原澎湖水師協升格為澎湖水師鎮[9],最高軍事長官從副將(從二品)改派總兵(正二品)赴任。[16][17]光緒十七年(1891年),《澎湖廳志》錄有時任澎湖水師鎮總兵吳宏洛捐銀五百修補觀音亭的紀錄。[9]

日治時期

[编辑]

光緒二十年(1894年),大清帝國與日本帝國朝鮮問題爆發甲午戰爭,清廷不敵日本,雙方幾經交涉,於翌年公元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新曆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日方稱「下關條約」)達成議和條件,條約內容其中包括割讓臺灣、澎湖群島予日本,同年新曆5月8日,雙方在山東煙台換約,大清官員即日起全數撤出臺灣和澎湖,清日主權自此易幟。[18][19]

日本政府領有臺灣、澎湖之初,便著手進行全域舊慣風俗調查,因日本亦是信篤佛教的國家,便將日本佛教引渡至臺灣,傳入澎湖以日本臨濟宗為主。根據明治三十年(1897年)調查報告,澎湖觀音亭被列入「臨濟宗妙心寺派」,成為京都大本山妙心寺分寺之一,另起日本佛教宗派名稱「澎湖山觀音寺」。日治時期的觀音亭香獲得政府支持,故香火鼎盛,日本和當地香客不絕,亦因地理位置背山面海,可遠望漁翁、白沙星羅諸島,風光殊勝,曾被《臺灣日日新報》報導為觀光勝境。[2]:42

昭和三年改築紀念碑。

日治初期明治年間,因應日本政府頒布「禁阿片」政策[20],澎湖宗教社團一新社在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推行「扶鸞戒菸」,頗具成效,一時之間讓「鸞堂信仰」蔚為風潮。[21]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受到一新社影響,觀音亭住持蔡德修與黃有福亦在澎湖觀音亭開辦「由新社省善堂」,澎湖名士林介仁許晉纓(清朝秀才)亦在省善堂參與之列。觀音亭的鸞務活動終日治時期,尚稱活躍,後因戰後廟寺的管理單位由澎湖佛教會接掌,鸞務因此受到壓縮,幾近停擺。[22][2]:74-78

大正十五年(1926年)8月,觀音亭年久失修,《臺灣日日新報》刊載〈重修古廟〉一文,報導澎湖紳商鍾紅樟等向政府申請經費募集許可,預計以三年時間募款,替觀音亭籌措改建經費。昭和二年(1927年)三月,澎湖觀音亭重建動工,同年10月,觀音亭改築工事便告落成;舉辦儀禮時,時任澎湖廳長增永吉次郎(任期:1926年7月-1928年9月)、馬公街長三浦光次(任期:1924年10月-1938年7月)、飯田海軍司令官等日本人等有來共襄盛舉,而在改建期間,寺內觀音佛像乃移祀於西嶼鄉緝馬灣西巖寺(位於今西嶼鄉赤馬村)駐蹕。此次澎湖觀音亭改建工程,因觀音亭在清代為具備官祀等級「闔澎公廟[4],興建經費主要源自全澎湖51鄉社善男信女的捐獻,以西嶼庄為最(緝馬灣、內垵、外垵、小池角、西巖寺捐款金額囊括全澎湖前五名),除反應西嶼鄉民信仰虔誠,亦彰顯清領、日治時期間,西嶼和媽宮地區關係的緊密。[2]:44-46

昭和十九年至二十年(1944年-1945年),太平洋戰爭戰火延燒至澎湖,馬公街、觀音亭一帶也遭到盟軍空襲毀損,馬公地區廟宇主持者如觀音亭、南甲海靈殿便將殿內神像遷移至鄉下避難,觀音亭神像當時供奉在紅羅罩開蠻寺(今湖西鄉紅羅村),直到二戰結束後才返回。[23][2]:48-50

此外,觀音亭在日治時期的登錄地址為「馬公街馬公946番地」。[2]:15

中華民國時期

[编辑]

廣慈法師時期

[编辑]
1950年代觀音亭中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投降,10月份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接管臺灣和澎湖。[24]嗣後,民國38年(1949年),隨國民政府於國共內戰中失利,大批軍眷、難民湧入臺灣,當地軍舍不敷使用,不少軍隊駐紮各地廟寺、民房或宗祠,觀音亭亦不例外。北方佛教團體如中國佛教會亦在此時期入主臺灣佛教界[25],來自南京廣慈法師約民國39年(1950年)駐錫澎湖觀音亭,並進一步接掌觀音亭管理事務。[26][2]:54

民國42年(1953年),中國佛教會臺灣省澎湖支會在澎湖成立,據點即為觀音亭,並由廣慈法師出任「澎湖佛教會」理事長,廣慈以澎湖佛教會名義,操辦多場祈福法會,並有發放白米救濟貧民等義行,一度頗受政界和鄉里愛戴,觀音亭儼然成為澎湖佛教信仰的重鎮。直到民國48年(1959年),澎湖觀音亭重建落成後的同一年,廣慈法師在10月創辦「正信幼稚園」,大舉募捐,後因管理權和產權與董事會吵得不可開交。[26][2]:55-57

民國49年(1960年),時任澎湖縣議員許記盛針對「媽宮三大闔澎公廟」(澎湖觀音亭、澎湖天后宮媽宮城隍廟)在二戰後的管理制度提出質詢,並要求澎湖縣政府交代觀音亭的帳目問題,此事雖已不了了之告終,卻造成澎湖佛教會的信譽下跌。同時,廣慈法師長期擔任理事長,從不曾辦理改選,早為社會輿論詬病已久。民國51年(1962年),縣議員許等爵不僅要求解散澎湖縣佛教會,也要求澎湖縣教育科重新檢討正信幼稚園的產權狀況。澎湖縣政府無力解決議會與佛教會的爭執,只得函請臺灣省政府裁示,臺灣省政府對此函示不須解散佛教會,但提出重新整理組織的要求。澎湖佛教會雖得以保住組織,但經此一風波後,聲望漸趨低迷,且民國52年(1963年)後,馬公地區信願寺潮音寺相繼成立,吸引大量信眾,後來廣慈法師終究因私德問題黯然離開澎湖,觀音亭登時群龍無首,也不再是佛教徒雲集首選之地。[4][2]:56-59

鸞堂復興時期

[编辑]
觀音亭西廂房。
社名匾與堂號額。

觀音亭聲勢低迷多年之後,部分觀音亭信眾決定重振鸞堂,所以民國63年(1974年)間,委請澎湖三官殿的「三善社三善堂」協助澎湖觀音亭重整停擺多時的鸞務,日治時期活躍的「由新社省善堂」於該年8月21日重新於觀音亭開堂,由陳媽和出任由新社社長、郭振家擔任省善堂堂主,頒訂十條守則以為堂規。[2]:78-79

民國71年至73年(1982年至1984年),闔澎三大公廟之一的媽宮城隍廟連續三年舉辦陸上出巡遶境大典;民國74年(1984年),澎湖天后宮則操辦天上聖母海上遶境活動;適逢民國75年(1986年),闔澎三大公廟管理制度改弦易轍,不再以媽宮三甲(東甲、南甲、北甲)逐年輪替,正式以「東甲主城隍廟、南甲掌天后宮、北甲管觀音亭」為定制,時任由新社社長陳媽和、薛光燦等便和觀音亭主事者商議,提出「觀音菩薩空中出巡」的構想,獲得時任澎湖縣長歐堅壯澎防部中將毛夢漪的支持。[2]:82-89

嗣後寺方向永興航空租用三架小型飛機,護送觀音菩薩上機繞行澎湖群島一圈,順利於民國76年(1987年)、民國77年(1988年)出巡兩次。民國78年(1989年)繞行澎湖群島結束後,甚至赴往臺灣本島出巡。7月10日先從馬公機場飛往高雄小港機場;7月11日行經恆春臺東花蓮宜蘭基隆,於當日下午2點33分抵達臺北松山機場,獲得臺北龍山寺木柵指南宮的熱烈招待;7月12日則從臺灣西部沿新竹臺中嘉義等返回澎湖馬公機場;7月13日舉辦軟筵、素食晚宴,澎湖觀音亭舉辦三次的空中出巡法會至此告一段落。[2]:82-89

由新社省善堂復堂後,除了操辦「空中出巡」為時人所稱頌外,亦於民國68年(1979年)、民國69年(1980年)、民國71年(1982年)著造《南無諸佛救苦超渡真經》、《菩提極樂真經》、《南海之行》三本善書,偶有舉辦誦經法會、救助低收入戶慈善活動,但隨成員逐漸老去凋零,鸞務日益沉寂,民國98年(2009年)社主朱茂林往生後,觀音亭鸞堂活動已然停頓。[2]:80

管理委員會時期

[编辑]

臺灣各地舊有宮廟組織因應時代變遷,陸陸續續轉變為「財團法人」或者「委員會」的管理或經營制度。[27]民國103年(2014年)12月27日,澎湖觀音亭成立「澎湖觀音亭管理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為王順輝、副主任委員林松德。[2]:295

建築

[编辑]

澎湖觀音亭建寺歷時悠久,清領時期便經歷多次修築,可考建築外觀格局經過四次變化,茲列表如下:[2]

觀音亭建築外觀列表
建築外觀 建築年份 主導者 修繕年份 備註
第一代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薛奎
  •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第二代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陳銓
  • 嘉慶十年(1805年)
  • 道光六年(1826年)
道光年間蔣鏞拆除東側廂房、增建龍王廟。
第三代 光緒元年(1875年) 黃學周
  • 光緒十二年(1886年)
  • 光緒十七年(1891年)
葉媽利設計。
第四代 大正十四年(1925年) 鍾紅樟
  • 民國46年(1957年)
  • 民國92年(2003年)
謝江、謝自南設計,現貌。
龍王廟復併入觀音亭內。[22]
殘存之竹林。(位於後庭)

現今澎湖觀音亭外貌乃奠基於日治昭和二年(1927年),由來自後窟潭(今馬公市重光里)的大木匠師謝江、謝自南父子設計承作;主體建築為「兩進落五開間」,俯瞰廟身呈現正方形,左右添加護龍各一,則整體呈現「兩進落七開間」之格局,連結的穿廊兼具護龍與迴廊的功能。左右護龍後方各置鐘鼓樓的格局,為當時放諸全臺灣係具新意且頗為罕見的設計。又根據臺灣日日新報導,昭和年間觀音亭甫落成之際,乃「兩廊內各種之花卉及修竹等,茂盛異常」。[22][28][29]:47(鐘鼓樓現今不對外開放)

1945年二戰結束後,澎湖各地的廟宇和房舍多處因戰火仍毀損,不少民眾寄望重新修葺地方廟宇,但因戰後民間財力拮据,當時臺灣省政府則認為宮廟乃「崇拜神權迷信」之不良風俗為由,應予以查禁,並不支持民間宗教修築廟宇。澎湖觀音亭在戰後呈現破敗多年,直到民國46年(1957年),郭石頭、鮑霧、蔡陣、許等爵薛庚寅等地方名士排除政治上層層障礙,組織「馬公三甲人士組織觀音亭修建委員會」,總算進行戰後第一次的重修工程,募集38個村里捐資寄付,順利於民國48年(1959年)5月19日落成。[2]:50-53

民國74年(1985年)11月27日,澎湖觀音亭被內政部登錄為「三級古蹟」,民國85年(1996年)間因應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30],現屬「縣級古蹟」,主管機關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31][32]

民國92年(2003年),澎湖觀音亭屋面新作,進行檢修、抽換桁木工程,部分大木建構被鋼筋水泥的樑柱取代[22],於民國95年(2006年)完工。[32]

立面五開間,屋頂則為三開間式。

格局

[编辑]

觀音亭取景背山面水(澎湖內海),立面形式為五開間兩護龍,山門面寬比例,依照明間、次間、稍間,分別是1.36:1:1.39。屋脊則分為五段,而立面明間與次間雖以屋樑隔斷,但實際上為聯式屋脊,整體為三間開式屋面,兩側護龍採馬背造型,起伏有秩,並與後頭突出的鐘樓、鼓樓形成協調的效果。[2]:240

觀音亭正殿與拜殿因東北季風強勁,除屋簷幅度低緩,棟架高度受限,僅架有三斗疊層,在拜殿的脊桁雕有葫蘆型態的連珠疊斗,放諸臺灣廟宇頗為罕見。此外,澎湖觀音亭的拜殿和正殿皆出現橫向輔助樑,其樑木斷面呈現八角形,此為閩南、潮州汕頭一帶常見工法,而在其他地區輔助樑多作燈樑使用,並無鞏固結構的效果,也反應澎湖傳統木造建築之特色。[2]:240

雌雄獅像

[编辑]
原舊日治時期澎湖廳舍(清末澎湖總鎮署衙門)前的灰泥雕塑獅像。根據獅像座下碑文記載,塑造施作者分別是林勇、彭海樂兩位師傅。

今澎湖觀音亭寺埕兩尊雌雄獅像,乃灰泥糯米雕塑,原置於清代澎湖水師總鎮署衙門前。澎湖水師總鎮署衙門落成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1895年後被日本政府接收,做為澎湖地區行政長官辦公廳使用,即第一代「澎湖廳舍」。[5][33]

昭和初年(約1930年代前後),整體為木結構的澎湖廳舍漸趨老舊腐壞,日本政府遂另覓新地(鬼仔山)建辦公廳,第二代「澎湖廳舍」於昭和十年(1935年)2月11日正式啟用,而舊總鎮署衙門門口雌雄獅像則於昭和十二年(1937年)移至澎湖觀音亭前。[22][34]:178-180

文物

[编辑]

澎湖觀音亭歷史悠久,珍藏古物繁多,茲列表如下:[2]

清領時期

[编辑]
編號 品名 圖片 敬獻年份 文字 備註
題辭 敬獻者
01 祥雲甘露楹聯 1764年
(乾隆二十九年)
年款:乾隆甲申年仲秋
上聯:「祥雲靄靄來南海」
下聯:「甘露湛湛潤炎方」
落款:護理副總兵官戴福敬立
戴福 觀音亭年份最早的文物
02 如是觀匾 1823年
(道光三年)
年款:道光三年瓜月吉旦
落款:信官 沈朝冠敬酬
沈朝冠
(水師武官)
03 澤沛春生楹聯 1823年
(道光三年)
年款:道光三年季秋穀旦
上聯:「澤沛楊枝頻年沐西天法雨」
下聯:「春生蓮座到處被南海慈雲」
落款:候補知州借補澎湖通判蔣鏞
蔣鏞
04 薄海蒙庥匾 1842年
(道光二十一年)
年款:龍飛道光二十一年歲次辛丑荷月穀旦
落款:協鎮福建澎湖水師等處地方副總兵官詹功顯
詹功顯
05 寶珞慈航楹聯 1886年
(光緒十二年)
上聯:「寶珞耀雲端萬朵祥光震旦曇花隨法現」
下聯:「慈航橫海表幾聲梵響乾陀魚鼓逐潮來」
附記:「乙酉花朝,法夷犯順,余率師扼溝力禦,宵深忽見廟畔霰光照耀,若內典所傳珠瓔寶珞者,用是於砲彈煙雨之中,血戰兩晝夜,幸免傷痍書於榜楹以誌神貺。」
落款:「東官,劉璨瑩謹獻並記」
劉璨瑩 清法戰爭參戰者文物
06 大慈悲匾 1886年
(光緒十二年)
年款:光緒丙戌春月吉旦
落款:署通判事程邦基敬立
程邦基
07 慈航普濟匾 1890年
(光緒十六年)
年款:光緒歲次庚寅菊秋吉旦
落款:總帶宏軍前營花翎儘先補用游擊劉忠樑
劉忠樑
08 鐵鑄古鐘 年份不詳 字跡難辨
可視銘文「澎湖鎮記名總」
應為王芝生 陳列廟埕西側
09 喜助觀音亭佛祖香油碑 疑1845年
(道光二十五年)
原文:
「海壇劉印元成,即澎湖監生劉,敬買瓦店一座,
喜助觀音亭佛祖香油,爰勒之石以垂永久,
是為立。 □□□□□月  日給。」[35]
劉元成
(亦作劉克成)
觀音亭在清代僅存的石碑。

2021年,澎湖縣工務處因寺埕工程監工不善,此碑已毀損。[36]

日治時期

[编辑]
編號 品名 圖片 敬獻年份 文字 備註
題辭 敬獻者
01 由新社省善堂 約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 由新社省善堂 西廂房
02 蓮座春風匾 1927年
(昭和二年)
年款:昭和丁卯菊月下旬吉旦
落款:西嶼緝馬湾、內垵鄉眾弟子仝献
西嶼赤馬村、內垵 正殿
03 慈雲遠被匾 1927年
(昭和二年)
年款:歲次丁卯年冬月重新落成
落款:北辰宮明善堂眾弟子仝叩
北辰宮明善堂 正殿
04 亦復如是匾 1927年
(昭和二年)
年款:歲次丁卯陽春之月重建
落款:開澎紳商士庶仝敬献
開澎紳商士庶 正殿神龕正上方
05 觀遍世音餘鄉楹聯 1927年
(昭和二年)
年款:歲次丁卯年冬月重新落成
上聯:「觀遍世三千蓮葉香雲化西瀛重新佛界」
下聯:「音餘鄉七十柳枝甘露貽表海齊仰靈山」
落款:海靈殿兼善堂諸弟子敬贈
南甲弟子 正殿神龕兩側
06 佛法祖恩楹聯 1927年
(昭和二年)
年款:歲次丁卯年冬月重新落成
上聯:「佛德存婆心靈昭南海」
下聯:「祖恩施法雨澤被西瀛」
落款:本澎北甲弟子許金平率男等継、年續仝拜酬
許金平等 正殿神龕兩側
07 昭和三年北甲信士頂下桌組 1928年
(昭和三年)
年款:弎年歲次戊戌六月吉旦 北甲弟子
08 佛放祖傳楹聯 1929年
(昭和四年)
年款:太歲己巳年桂秋之月
上聯:「佛放大光明重煥瀛西諸勝地」
下聯:「祖傳徽妙法別開海外一香山」
落款:監督改築發起人陳彬率男國珍、國課、國龍仝敬献
陳彬等 拜殿兩側壁
09 昭和四年晨鐘暮鼓組 1929年
(昭和四年)
落款:昭和四年二月馬公工作部有志者一同奉獻 馬公工作部
10 慈悲通慧匾 1937年
(昭和十二年)
年款:歲次丁卯年冬月重新落成
落款:馬公陳柱卿偕男拓光孫信秀、信夫叩
陳柱卿 陳柱卿曾任馬公區長

鸞堂

[编辑]

澎湖觀音亭受一新社影響,於明治卅九年(1906年)開辦鸞堂,頒定守則十二條,社名「由新社」、堂號「省善堂」,時人曾作對聯慶賀曰:「由己為人視聽動言須守禮,新書勸善聖道仙佛亦勞心」、「省躬奮勉當精進,善道趨求莫畏艱」其鸞堂成員名錄如下表:[2]:74-75、80

日治時期

[编辑]
職務 成員姓名 備註 來源
在堂董事 蔡德修、黃有福 住持
[37]
總幫理校正事 許晉纓林維藩 前清秀才
協幫辦參校事 林其昌、王邦樞
總理內外堂務 林黃治、鄭隆興、江子丹
知客生 許遠方
正鸞生 黃如山、黃節儉
幫鸞生 林啓華
副鸞生 吳翔南、謝清源、吳鴻達
請鸞生 葉尊爵、林英華、吳揚名、鄭其德
唱鸞生 王秉倫、吳翼如
傳鸞生 林全仁、陳永如
錄鸞生 劉壽輝、吳成金
迎禮生 辛修忠、許子貴、黃歐發 辛修忠亦為馬公澄源堂堂主[38]
行禮生 吳鴻基、廖有玉、林守仁、莊秉衡

中華民國時期

[编辑]

二次戰後,澎湖觀音亭事務由廣慈法師等佛教高僧主導,鸞務也因舊有成員凋零老去、因此停擺多年,直到民國63年(1974年)間在澎湖三官殿的「三善社三善堂」襄助下,8月21日才正式復堂;而其由新社省善堂職務更迭如下:[2]:78-80

年份 日期 職務 成員 大事記
民國63年(1974年) 8月21日 社主 陳媽和
  • 民國68年(1979年),著造善書《南無諸佛救苦超渡真經》。
  • 民國69年(1980年),著造善書《菩提極樂真經》。
堂主 郭振家
副堂主 薛光燦
民國68年(1979年) 12月9日 社主 陳媽和
副社主 薛光燦
堂主 吳廷國
民國70年(1981年) 不詳 社主 陳媽和
  • 民國71年(1982年),著造善書《南海之行》。
  • 民國76年(1987年),操辦澎湖群島「空中出巡」。
  • 民國77年(1988年),操辦澎湖群島「空中出巡」。
  • 民國78年(1989年),操辦澎湖群島暨台灣本島「空中出巡」。
副社主 郭振家
堂主 吳廷國
副堂主 朱茂林、王清河、薛陳好
民國86年(1997年) 不詳 堂主 葉悉
副堂主 朱茂林(暫代)
民國87年(1998年) 7月6日 社主 朱茂林
堂主 張文專
副堂主 尹清波
民國91年(2002年) 10月18日 社主 朱茂林
副社主 莊文正、胡金柳
堂主 林財傳
副堂主 歐順天、朱郭素香
常務監察 朱晉平
監察 宋秋紅
會計 林垂昆

民國98年(2009年),由新社社主朱茂林辭世之後,鸞堂的活動亦陷入停頓。[2]:80

祭祀

[编辑]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神祇,每年以「佛菩薩壽誕」和「盂蘭盆節」為主要法會和祀儀。[4]另外,佛教不碰葷腥,供品切勿以葷食或五辛類食物參拜,奉齋菜、蔬果、花卉即可。[31]

  • 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聖誕之日)
  • 農曆六月十九(觀音菩薩成道之日)
  • 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之日)

副祀的龍王廟則奉龍王,主庇佑海象安穩、航行平安。[31]

澎湖地區農曆七月舉辦普渡時,往例由媽宮城隍廟開辦,最後在觀音亭結尾,所以當地有「城隍廟放,觀音亭收」之俗諺。[39]

詩詠

[编辑]

澎湖觀音亭歷史悠久,且為官祀廟宇,因環境優美,自清領時期不乏文人騷客造訪,並留下詩詠的作品,如道光年間,由時任澎湖通判蔣鏞編撰《澎湖續編》便收錄泉州同安人許宏〈到觀音亭〉七言律詩一首:[40][2]:242-245

日治時期大正七年(1918年),則有沙港人士陳午橋作〈遊觀音亭〉七言絕句[2]:243

澎湖宿儒林介仁也在日治時期作〈重遊觀音亭〉七言律詩一首,惟寫作年份不詳;另外日本學者,出身於東京久保天隨亦於昭和七年(1932年)間,以臺北帝國大學教授身分,赴往澎湖考察諸多名勝,爾後出版《澎湖遊草》一書中,以漢文創作漢詩〈澎湖雜詩〉,其中描述觀音亭的詩句為:[2]:243

1945年二次戰後,觀音亭恰為西瀛吟社舉辦月課之場所,因此西瀛吟社所出版的書冊中,包括李丁榮、吳克文、歐天錫、顏其碩紀双抱等皆有創作以澎湖觀音亭為主題的詩作,其中又以吳克文及顏其碩作品較豐。[2]:246-249

圖輯

[编辑]

周邊景觀

[编辑]
觀音亭(海豚亭)

澎湖觀音亭臨近海濱,在清領時期除為軍區之外,亦載有「放生池」,佛教信眾常有來觀音亭海畔進行海龜放生之舉。日治時期之後,日本政府將觀音亭一帶規劃成供休閒娛樂用的「辨天岬海水浴場[41]」,早於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便有建造沖水設施的報導。民國36年(1947年),國民政府為了嘉勉澎湖地區未涉入臺灣本島各地二二八事件之動亂[42],決議撥款整建觀音亭海水浴場,闢建公園、涼亭、更衣室、排球場、籃球場以及防坡堤等休閒運動設施,建設今「澎湖觀音亭親水遊憩區」基礎以資獎勵;而在民國70年代(約1980年代)之前,觀音亭親水遊憩區長期以來皆是澎湖縣休閒娛樂的運動中心。[2]:254-257

民國93年(2004年),澎湖縣政府斥資新台幣五千萬,在觀音寺埕前造堤搭建「西瀛虹橋」,做為每年花火節發放地點[32],卻也造成防波堤內泥沙淤積嚴重,生態改變,海岸線風景劣化的負面影響。[43]

新聞

[编辑]
  • 民國109年(2020年),因應花火節施放觀音亭湧入大量人潮,觀音亭亦因施工園內圍籬遍布,可容納遊客數量不如以往,部分遊客踩踏上觀音亭屋頂欣賞煙火,造成屋瓦破損。[44]
  • 民國110年(2021年),澎湖縣政府工務處的寺埕工程監工不善,觀音亭在清代僅存的劉元成敬獻「喜助觀音亭佛祖香油碑」被廠商毀損。[36]

相關條目

[编辑]

相關著作

[编辑]

  • 許玉河、陳英豪著,《澎湖縣馬公市觀音亭志》,澎湖縣:澎湖縣馬公觀音亭,2020年6月。
  • 余光弘,《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年。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西垵仔〉.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許, 玉河; 陳, 英豪. 《澎湖縣馬公市觀音亭志》. 澎湖縣: 澎湖縣馬公市觀音亭. 2020. ISBN 9789869921909 (中文(臺灣)). 
  3. ^ 澎湖采風文化學會(編撰). 《開臺澎湖天后宮志》. 澎湖縣: 開臺澎湖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2006. ISBN 9789868272309. 
  4. ^ 4.0 4.1 4.2 4.3 4.4 余, 光弘. 《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 (PDF).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8 [2018-09-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25) (中文(臺灣)). 
  5. ^ 5.0 5.1 〈澎湖觀音亭〉. 臺灣宗教百景. [2021-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6. ^ 陳, 廷歡. 〈臺灣縣志〉.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11-04-13 [2021-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7. ^ 石, 萬壽. 〈施琅〉.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11-18 [2021-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8. ^ 楊, 麗祝. 〈澎湖臺灣紀略〉.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05 [2021-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9. ^ 9.0 9.1 9.2 9.3 9.4 林, 豪. 《澎湖廳志稿》.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 [1893]. ISBN 9570210427 (中文(臺灣)). 
  10. ^ 〈祥雲甘露楹聯〉.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11. ^ 〈新遷武廟記〉.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2021-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5) (中文(臺灣)). 
  12. ^ 林, 世超; 張, 宇彤. 《宮廟巧藝:跨越傳統的葉根壯大木作技術》. 台中市: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8. ISBN 9789860561944 (中文(臺灣)). 
  13. ^ 13.0 13.1 陳, 政三. 《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台灣外記》. 台北市: 五南. 2015. ISBN 9789571181837. 
  14. ^ Jean. 《孤拔元帥的小水手》 ["LE MOUSSE DE L'AMIRAL COURBET"]. 鄭順德(翻譯).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4. ISBN 9789860217629. 
  15. ^ 〈大慈悲匾〉.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16. ^ 蔡, 文騰. 《軍事佈防的變遷∼以澎湖為探討中心(1945年以前)》.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2004 (中文(臺灣)). 
  17. ^ 黃, 水華. 《中國古代兵制》. 台北: 臺灣商務. 1995. ISBN 9789570509113 (中文(臺灣)). 
  18. ^ 杜, 奕廷. 〈清日甲午戰爭〉.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09 [2021-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19. ^ 許, 毓良. 〈馬關條約〉.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7) (中文(臺灣)). 
  20. ^ 鍾, 淑敏. 〈鴉片制度〉.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24 [2021-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中文(臺灣)). 
  21. ^ 余, 光弘; 黃, 有興. 《續修澎湖縣志.宗教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98 (中文(臺灣)).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觀音亭〉.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23. ^ 顏, 其碩. 《陋巷雜草》. 澎湖縣: 顏其碩. 1969 (中文(臺灣)). 
  24. ^ 周婉窈. 《臺灣歷史圖說》. 台北市: 聯經. 2016. ISBN 9789570848083 (中文(臺灣)). 
  25. ^ 張, 崑振. 《台灣的老齋堂》. 台北縣: 遠足. 2005. ISBN 986763005X (中文(臺灣)). 
  26. ^ 26.0 26.1 〈廣慈法師〉.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27. ^ 謝, 國興; 李, 豐楙; 林, 美容; 張, 珣; 呂, 玫鍰; 三尾, 裕子; 丁, 仁傑; 陳, 緯華; 吳, 學明. 《【台灣史論叢:民間信仰篇】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 台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9. ISBN 9789863503552 (中文(臺灣)). 
  28. ^ 〈馬公觀音亭〉. 臺灣宗教百景.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29. ^ 陳, 英俊; 高, 啟進; 林, 文鎮; 郭, 金龍. 《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010. ISBN 9789860262797 (中文(臺灣)). 
  30. ^ 〈縣定古蹟〉.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中文(臺灣)). 
  31. ^ 31.0 31.1 31.2 〈觀音亭〉.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32. ^ 32.0 32.1 32.2 〈馬公觀音亭〉. 國家文化資產網. [2021-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6) (中文(臺灣)). 
  33. ^ 〈總鎮署〉.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34. ^ 張, 玉璜. 《媽宮(1604-1945):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 澎湖縣: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1998. ISBN 9570215895 (中文(臺灣)). 
  35. ^ 〈觀音亭喜助香油碑記〉.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1999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36. ^ 36.0 36.1 劉, 禹慶. 〈道光年間古碑遭地磚覆蓋碑文 民怨公部門不懂珍惜古蹟〉. 自由時報. 2021-03-11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37. ^ 朱, 茂林(編著). 《澎湖馬公觀音亭由新社省善堂誌》. 澎湖縣: 澎湖馬公觀音亭由新社省善堂. 2006. ISBN 9868277507 (中文(臺灣)). 
  38. ^ 〈澄源堂〉.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 (中文(臺灣)). 
  39. ^ 〈城隍廟〉.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中文(臺灣)). 
  40. ^ 胡建偉、蔣鏞等. 《澎湖紀略.澎湖續編》. 南投市: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93. ISBN 9789570021561 (中文(臺灣)). 
  41. ^ 陳, 坤毅. 〈盛夏樂園—台灣海水浴場小史〉. 薰風. 2019-06-04 [2021-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中文(臺灣)). 
  42. ^ 鳴鏑. 《西瀛勝境:那群在二二八事件抗爭的澎湖青年》. 臺北: 秀威資訊. 2020. ISBN 9789863268246 (中文(臺灣)). 
  43. ^ 〈觀音亭西瀛虹橋照片導覽〉. 沿著菊島旅行.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44. ^ 劉, 禹慶. 〈花火開幕遊客爭睹盛況 古蹟觀音亭屋頂遭殃府會同聲譴責〉. 自由時報. 2020-07-08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

23°34′04″N 119°33′43″E / 23.567712°N 119.5619557°E / 23.567712; 119.5619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