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紅一方面軍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又称中央红军,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并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

历史

[编辑]

成立

[编辑]

1930年6月11日,在李立三主导下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即《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要求红军进攻各大中心城市,以配合当地工人暴动夺取政权,进而在短时期内夺取中国政权。在此要求下,红一军团准备进攻南昌红三军团准备进攻长沙,但是由于红军实力仍然远逊于国民革命军,至当年8月,该计划以失败告终。红三军团虽然短暂占领长沙,但是无法坚守,在受到极大损失后撤出,相反,红一军团在朱德毛泽东的率领下并未全力出击南昌,因而保存了较强的实力。

装备简陋的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争

8月23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会师,双方自发组成红一方面军,并成立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和总前委书记、朱云卿任参谋长、杨岳彬任政治部主任,全军共3万余人。红一方面军下辖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红一军团由总前敌委员会兼任领导,红三军团由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邓萍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

编成

[编辑]

红一军团下辖红三军,军长黄公略、政治委员陈毅蔡会文代之)、参谋长周子昆红四军,军长林彪、政治委员林清泉罗荣桓代之)、参谋长陈奇涵、政治部主任彭牿;第十二军,军长伍中豪罗炳辉代之)、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林野、政治部主任谭政

红三军团辖:红五军,军长邓萍(兼任)、政治委员张纯清、政治部主任吴溉之红八军,军长何长工、政治委员邓乾元、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兼任);红十六军,军长孔荷宠,政治委员黄志竞、政治部主任吴天骥

苏区反围剿

[编辑]

红一方面军编成以后,并未取得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承认,直到同年九月,中共中央再次要求红一方面军攻打长沙时,才默认了红一方面军的存在,9月,红一方面军从长沙郊外再次撤退,转而攻下了吉安,将赣江两岸的苏区连成一片,奠定了中央苏区的基础。10月25日,红一方面军到达江西新余罗坊,召开了罗坊会议,确定了先在农村巩固根据地,再进而解放城市的战略目标,这被视作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的形成。

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后,红三十五军红七军先后归入红一方面军。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及其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成立,红一方面军总部撤销,其所属部队统称中央红军,直属中革军委指挥。朱德任红军总司令,王稼祥任总政治部主任,毛泽东是作为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随中革军委活动。

1932年6月红一方面军总部恢复建制,下辖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朱德兼任方面军总司令,苏区中央局提议由周恩来兼任一方面军总政委,周、朱、王稼祥联名提议由毛泽东任总政委。最终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后为周恩来代替),叶剑英任参谋长(后为刘伯承代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后为杨尚昆代替)。在此期间,红一方面军经过多次扩编,除原有三个军团外,又增设了红七军团红八军团红九军团宁都会议上,毛泽东失去了军事指挥权。1933年后,实际指挥权在李德手中。

长征

[编辑]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红一方面军被迫长征,一路遭受重大损失。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第一方面军在毛泽东领导和指挥下,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调动和打击敌人,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国军的围堵;取得了战略转移的胜利;接着强渡大渡河,翻越雪山;6月,在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所辖第一、三、五、九军团依次改为第一、三、五、三十二军。

1935年8月8日中革军委为贯彻夏临洮战役计划,决定一、四方面军混合编组,组成左、右路军。右路军由红一方面里的红一、红三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红四、红三十军组成,由中央率领,以徐向前为总指挥,陈昌浩为政委,叶剑英为参谋长。左路军以红四方面军的红九、三十一、三十三军和红一方面军的红五、红三十二军组成,由红军总司令部率领,以朱德为总指挥,张国焘为政委,刘伯承为参谋长。右、左两路军分别从毛儿盖卓克基北上。同日军委发布命令,周恩来为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兼政委,周昆任参谋长,李富春任政治部主任(李富春调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后朱瑞继任);陈昌浩正式担任总政治部主任。8月11日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王稼祥、陈昌浩致电各部:为着加强与统一一方面军的领导与指挥,特组织一方面军司令部,并任命周恩来同志为一方面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特此通令、并转所属知照。

1935年8月20日,毛儿盖会议上,中央指出张国焘所坚持的主张是不适当的,确定了继续北上的方针。会议当天,李富春与周恩来联名发布《红一方面军北进前政治工作的指示》,指出:“争取洮夏战役的胜利,是赤化川陕等的关键,而在洮夏战役之前,我们更要经过相当时间的草地行军与可能战斗;因此在北进前必须在部队中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与必要的物质补充。”1935年8月21日,右路军开始北进过草地。李富春随三军团殿后。9月4日,中央任命周昆为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任命朱瑞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途中由于与张国焘发生分裂,9月10日 中共中央发布《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指出:“我们应该根据党中央正确战略方针,继续北进,大量消灭蒋介石、胡宗南的部队,创造川陕甘新苏区”;并指出南下是草地、雪山、老林,敌人在那里已筑成堡垒线,只能到西藏、西康,南下只能挨冻挨饿,白白牺牲,南下是没有出路的,是绝路。

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甘肃省迭部县俄界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批准北上的决定,通过《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会议决定红一军、红三军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继续北上。陕甘支队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毛泽东,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会议还决定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五人团进行军事领导。李德、叶剑英、邓发、蔡树藩、罗迈五人组成编制委员会,主持部队整编工作。9月20日中共中央常委会议讨论组织部工作及地方干部等问题,并决定陕甘支队编制方案,除红一、红三军改为第一、二纵队外,原中央机关、红军总政治部等机关组成第三纵队,叶剑英任司令员,邓发任政治委员。9月22日在哈达铺,宣布红一、红三军改编为陕甘支队,下属三个纵队。第一纵队林彪为司令员,聂荣臻为政委;第二纵队彭雪枫为司令员,李富春为政委;第三纵队叶剑英为司令员,邓发为政委。

10月19日到达陕西吴起,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军会师。

改编

[编辑]

11月3日在甘泉县下寺湾,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听取西北军委主席聂洪钧、陕甘晋省委副书记郭洪涛关于苏区、红军、肃反及劳山、榆林桥战役情况的汇报。随后,中央成立董必武等五人委员会负责此事。会议决定目前对外用中共西北中央局和苏维埃西北办事处的名义;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下属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彭德怀为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林彪为红一军团长,聂荣臻为政治委员,徐海东为红十五军团长,程子华为政治委员。全军共1.1万余人。

1936年10月9日和10月22日,红一方面军先后与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会师,长征结束。1937年8月,红一方面军全军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投入抗日战争

方面军领导人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