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影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电视唱片

影碟Video Disc, Video Disk[1] or Videodisc),為儲存影音的碟片統稱,可以指:

分類

[编辑]

依運作機制概分機械、電容量、光學式三種。其中機械、電容量式使用同唱針性質的觸針,光學式則是以雷射讀取、又分成反射式跟透射式。由於觸針型的碟片和針頭接觸多少會產生磨損[2],現機械、電容量式均已遭淘汰。

機械式(Mechanical)

  • Phonovision,約翰·羅傑·貝爾德在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錄製電視節目實驗,利用上臘的唱片式圓盤錄影[2],效果不彰有如鬼魅[3]
  • Phonovid,美國西屋公司於1965年研發的系統,未達實用階段
  • TeD,由德國德律風根與英國迪卡唱片公司在1970年聯合研發「電視唱片」(Television Electronic Disc)的縮寫,被認為是商業化的先驅,但仍無法突破播放時間短及磨損問題而放棄[4]
  • Visc,日本松下公司在1977年公開的系統,於1980年放棄改採JVC的VHD

電容量式(Capacitance Based)

  • CED,「電容量電子系統碟片」(Capacitance Electronic Disc)[5]的縮寫,美國RCA公司於1981年推出的SelectaVision系統,利用影碟上的V型溝漕引導附電極的觸針(Stylus)讀取,依溝漕內凹凸狀態引發電容量變化,再轉成電子訊號重現影音[2];與LD競爭失利,1986年停產碟片宣告終止
  • VHD,日本JVC在1983年推廣「高密度影碟」(Video High Density)的縮寫,與前述SelectaVision原理相近,但碟片沒有溝漕,以體積較大的觸靴(Shoes)讀取訊號[2];亦曾與LD在日本展開規格競爭,結果不敵於1980年代後半淡出主流市場,最終JVC用在卡拉OK上、殘延至2003年止

光學式(Optical discs)

  • 反射式(Reflective),現今光碟採用的原理
  • 透射式(Transmissive)或稱為「穿透式」、「螢光式」[6],曾被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的「Laserfilm」格式和法國Thomson CSF採用,理論上較反射式優[6],然而反射式的製程技術成熟並不斷精進,依舊無法取代

註釋

[编辑]
  1. ^ 張霄亭、朱則剛. 《教學媒體》. 五南圖書.
  2. ^ 2.0 2.1 2.2 2.3 Video Disc - 影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家教育研究院. 原出處:《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1995-12.
  3. ^ Pictures of the dawn. [201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5). 
  4. ^ Videodisc - 影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家教育研究院. 原出處:《教育大辭書》. 2000-12.
  5. ^ 稅則稅率查詢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02-01.
  6. ^ 6.0 6.1 2000年可讀寫型DVD產業及技術動態調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