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峡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峡西路

峡路北宋初期,地方一级行政区单位。

續資治通鑑長编》卷42载: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北宋平后蜀,凡得益州等四十六州府,置“西川路”。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分“西川路”置“峡路”:

  1. “峡路”别置水陆计度转运使,治夔州(唐宋又名云安郡,今奉节),领“遂、合、渝、泸、昌、开、达、渠、巴、蓬、资、戎、涪、忠、万、夔、施十七州及广安梁山云安三军”(《长编》卷14)。
  2. “西川路”仍治成都府,领“黎、雅、眉、嘉、邛、蜀、成都府、彭、绵、汉、简、梓、陵、维、茂、荣、果、阆、龙、普、利、兴、文、剑、兴元府、壁、集、洋二十八州府及永安怀安二军”。
  3. 黔州改隶“荆湖路”。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国初罢节镇统支郡,以转运使领诸路事,其分合未有定制。京西分为两路;河北既分南路,又分东、西路;陕西分为陕西河北、西南两路,又为陕府西北路;淮南分为西路;江南分为东、西路;荆湖两路,或通置一使;两浙或为东北路,其西南路实兼福建;剑南初曰西川,后分峡路,西川又分东、西路,寻并之。是岁,始定为十五路:一曰京东路,二曰京西路,三曰河北路,四曰河东路,五曰陕西路,六曰淮南路,七曰江南路,八曰荆湖南路,九曰荆湖北路,十曰两浙路,十一曰福建路,十二曰西川路,十三曰峡路,十四曰广南东路,十五曰广南西路。”

此时,川峡地区的利州(唐宋又名益川郡,今广元)、兴元府(唐宋又名汉中郡,今汉中)、梓州(唐宋又名梓潼郡,今三台)仍隶属成都府“西川路”,而夔州(今奉节)已另立“峡路”。

终宋一世,只有峡路,没有峡西路,查无史源。误峡路作峡西路,实为缪传。

行政区划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