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960年代上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上海1960年代
上海历史年代
19世纪以前上海
1800年代上海
1810年代上海
1820年代上海
1830年代上海
1840年代上海
1850年代上海
1860年代上海
1870年代上海
1880年代上海
1890年代上海
1900年代上海
1910年代上海
1920年代上海
1930年代上海
1940年代上海
1950年代上海
1960年代上海
1970年代上海
1980年代上海
1990年代上海
2000年代上海
2010年代上海
2020年代上海
各年份上海 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1965年1966年1967年1968年1969年1970年

[1]

重大事件

[编辑]

大饑荒後和上山下鄉

[编辑]

從1962年後大饑荒剛過去,中共向全國發出《關於減少職工和城鎮人口的宣傳要點》和《關於熱情接待下鄉職工的宣傳要點》,被迫向民眾承認經濟方面遇到嚴重困難,但要求民眾共度時艱,尤其是讓農民承擔代價。時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人員走訪上海郊區的農民,了解基層對有關宣傳要點的意見。當時上海農民們對於中共以「支援農業」名義驅趕城鎮居民和職工到農村,有著極高的抵觸,認為是國家把包袱丟給農民背。更有農民感慨「農民總是弄不過國家,國家向農民要的多,給的少」,質疑為何「農副產品到了國家手裡轉轉手就成了高級品」,認為這是「國家看到農民手裡錢一多,就眼紅。」[2]

而上海市當局根據「王柯協議」要開展對口支援新疆,於是發起「支援邊疆、建設邊疆」的運動,至文革為止,每年按計劃向新疆兵團輸送數萬青年學生(那時也叫社會青年,意指那些無業的初、高中畢業生),創造了「支邊青年」的代名詞。而繼上海後,社會青年較多的其他大中城市如武漢、杭州、溫州、天津等,也效仿發起運動,組織大批青年學生移民到兵團農場就業[3]

1963年的上海炼油厂

「顧一頭」與「一邊倒」運動

[编辑]

人民日報於1960年3月1日發表社論《工商業者應當下決心「顧一頭」、「一邊倒」》,各地各級黨委開始對工商業者搞「顧一頭、一邊倒」運動。3月14日,民建上海市委、市工商聯就在大光明大戲院舉行傳達動員大會,全市第一批傳達的工商業者共有1600幾人,胡厥文主持大會,盛丕華做報告。大會以神仙會形式持續20幾日,之後各區縣分別傳達。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成立

[编辑]

1967年2月23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将上海人民公社临时委员会改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决定》,宣布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简称上海市革会)成立。市革委会主任张春桥,副主任姚文元王洪文徐景贤等。市革委会从此取代依法选举产生的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市人民委员会。原各委、办、处、科工作机构一律撤销,另设办公室和组。

其他

[编辑]

上海之春音乐会,现名“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始办于1960年5月10~18日,成为上海市极富特色的艺术节日。自创办以来,除了文革期间的十年以外,基本每年都会在仲春时节开幕。在第一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演奏了门德尔松作曲的《春之歌》,并且受到了音乐界的一致好评。

中山环路一期工程竣工

[编辑]

始建于1959年8月的中山环路一期工程于1960年12月30日竣工。中山环路工程即围绕当时市区的城市环路工程,日后成为上海内环线浦西部分的主体走向,南起中山南一路、西抵中山西路、北达中山北二路。90年代修建的内环线高架便在此基础上建设而成。对上海现代城市框架做了最后的定型。

蕃瓜弄棚户区改造

[编辑]

1963年,位于上海闸北的蕃瓜弄开始一期改造,标志着上海市政府长达数十年的棚户区治理开始。蕃瓜弄位于闸北天目西路上,主要是抗战前后遗留下来的大批逃难难民以及低矮潮湿的棚户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国民市政府试图进行拆迁改造,但因为诸多原因最终宣告失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通过建设新村、原拆原还等方式整治了大批围绕在城市周边的棚户区。到1990年代,棚户区基本消灭,治理工程宣告完成。

同济医院救活心脏停跳病人

[编辑]

1965年12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今长征医院)通过手术救活一个心脏停止跳动16分钟的青年工人,随即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的奇迹。当时,上海时代玻璃厂青年工人钱学全,突然从自行车上摔下不省人事,被路过的民警紧急送入当时的上海二军大附属同济医院,通过一系列手术最终使患者在心跳停止十六分钟后被救活。当时,医学界普遍认为人类的心跳停止六分钟以上就无法挽救”,所以上海这例成功的“起死回生”,被当时主张自力更生的舆论称作为“冲破洋框框、创造新奇迹”。

沉降治理

[编辑]

1966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开始进行城市沉降治理,主要通过人工回灌地下水的方法,以防止上海地面沉降,灌水量400万吨。经过5个月的人工回灌,市区地面回升,平均回升6毫米,最多的回升38毫米,控制上海地面沉降获得成功。

出生人物

[编辑]

死亡人物

[编辑]

柯庆施

[编辑]

1965年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市长柯庆施因病在成都逝世。4月14日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追悼会。

傅雷

[编辑]

1966年9月3日,中國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傅雷在位於江苏路284弄5号的寓所內與夫人朱梅馥自盡。

上官云珠

[编辑]

1968年11月23日,著名话剧演员、电影演员上官云珠在位於建國西路641号的寓所內跳樓自盡。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 上海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 第9页
  2. ^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向时部长石西民所作的报告 1962年6月6日 上海市档案馆A22-2-1067
  3.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奔赴新疆的知青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来源:凤凰网 老知青家园 2018-09-13